266
 
本期主题:常念知足 安隐无忧







经云:「有求皆苦,无求即乐。」
心有所求,则为欲望所牵,终日攀缘驰逐,不得自在。
安住此心,则知一切现成,自能知足感恩,无入而不自得。


知足第一富

文/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星宁法师


  寒山大士云:「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载忧,自身病始可,又为子孙愁。」「可叹浮生人,悠悠何日了,朝朝无闲时,年年不觉老,总为求衣食,令心生烦恼,扰扰百千年,去来三恶道。」人生短短数十年,却总有数不完的烦恼,求衣食、求名利、求健康、求子孙……从生至死不断地向外驰求,虽然物质生活富贵了,心却愈来愈贫乏。其实,真正的富贵不是向外求来的,有求就有苦,有得就有失;能够「少欲知足」,才是真正的富贵。

少欲知足 富乐安隐

  人的生活有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,物质生活能滋养色身,却无法丰富精神生活;过度追求物质生活,反而容易产生许多烦恼,得到愈多,愈不知足,被五欲所迷,身心就无法安定。经云:「夫知足者虽贫名富,不知足者虽富是贫。」若能知足,无论处在任何环境,心皆能安隐自在,就是真富贵、真如意。

  古有孔子「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」孔子的乐来自于知足及安贫乐道,所谓「心安茅屋稳,性定菜根香」,心中有道,则精神生活不虞匮乏。修行人更应当放下对物质生活的追求,以佛法来滋养心灵,少欲随缘,知足常乐。

  经言:「诸苦所因,贪欲为本。」要实践知足,须从少欲做起,例如:见到好看的衣服,想拥有时,先思惟自己是需要还是想要?衣柜中有数月穿不到一次的衣服,为何还要再买?况且穿衣服只要干净整齐即可,若还想赶流行、追潮流,就永远没完没了。把时间花在追求时尚,却永远追不上,何苦来哉!「荣华总是三更梦,富贵还同九层霜」,不只是衣服,钱财、房子、名望、地位……世间一切法,都是无常的,纵使拚命追求而获得,最终必定会失去。若能了知无常,则能常念知足,放下对世间五欲之乐的追求。

以道养心 福慧具足

  更进一步,要能养道、乐道。《大宝积经》中,佛陀教导众生要发菩提心,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及般若六波罗蜜。六波罗蜜能对治众生的烦恼习气,例如:修布施对治悭贪,心中没有了贪,就能少欲知足;进一步舍掉一切无明烦恼,这念心本具的一切善法功德自然显现,万德庄严,这样的富贵,即是真正的富贵。故开山祖师言:六波罗蜜以布施为首……六度修圆满了,就能心想事成,心念一起,就能成就一切功德。

  宋朝范仲淹贫困时,每天以二升粟煮粥,过夜凝结后,以刀划为四块,早晚取食二块,再切一些腌菜佐食。再者,他曾于借住的佛寺挖到黄金、白银,亦不贪取,最后原封不动交给寺院。任参知政事后,还是维持简朴的生活,这是他的知足。范仲淹将其俸禄用来办义田、赈济族人,建学校、培养无数贤才,这是他的广修布施。又能教导子孙「安贫乐道」,他的子孙代代皆贤,八百多年来家道不衰,为世人景仰,这是知足第一富的楷模。

  老子曰:「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」提醒自己在生活中要停止对物欲的追求,少欲知足,心不被外物所迷惑,这念心有觉性、能作主,时时显发觉性的光明,以道养心,广修六度利益众生,则能福慧具足,成就无漏真富贵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