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5
 
本期主題:福德,在廣結善緣中成就







經云:「福德資糧是法門,饒益一切眾生故。」
與眾生結佛緣、法緣、歡喜緣,
善緣日廣,福德日增,即能成就一切功德事業,廣利有情。


正語利人 緣聚福來

文/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星蘊法師


  佛法云:「大悲是利他家,性空是自利家。」菩薩行者,以大悲心為根本,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因於大悲生菩提心。福德的積累也源於眾生;度一切眾生,無眾生不度,最後能所俱空,銷歸自性。發長遠心,時時廣積福慧資糧,人生定能愈走愈光明。

  日日待人接物、溝通合作,「語言」是重要的工具,如何於生活言談中廣結善緣?正語利人是關鍵。所謂「良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」,善言一句,能令人信心增長、清淨歡喜;相反地,口出惡言,則恐令人生惱,甚至退失菩提。

  言談之間,首先,當正心正念,覺察覺照。心,是一切萬法的根本,人們所說的每一個字、每一句話都是從起心動念開始的。正本清源,所言所行都要不斷檢視自己的心念,是出於自利、還是利他?一次次反省、修正,轉化內心貪瞋癡煩惱,從端正利他之心出發,與人相處便能減少磨擦,不僅提升了自己,更能結善緣、了惡緣,法界和合而歡喜。

  再者,柔和忍辱,善護口業。子曰:「君子矜而不爭,群而不黨。」佛門中亦是如此,學習逢人微笑合掌,口稱「阿彌陀佛」,以歡喜心問候,彼此分享一分無量光、無量壽的祝福。發願非好話不說,遇到逆境時作「平常想」,心常柔和,口業清淨;若是忠言逆耳,更要生「善知識想」,感恩對方成就自己向上提升的契機。凡事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他人,壞事自己反省檢討」,如此便能不斷拓展心量、增長福德,不踰越禮度。

  三者,正語利人,隨喜功德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若令眾生生歡喜者,則令一切如來歡喜。」菩薩以大悲心而行四攝法,其中「愛語攝」便是口說正語、善語、柔軟語,使人遠離憂惱,心開意解。此外,菩薩行者更善修口業,見有好事,深生隨喜,誠心讚歎他人的優點,結一份清淨歡喜緣。生活中,學習心誠、色溫、氣和、詞婉,肯定人人本具佛性,更發願所有遇見自己的人、聞我名者、聽我音者,皆能身心清淨,早成佛道。

  所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當我們願意向生活周遭的人敞開心胸,廣結善緣,心中自然清淨而踏實,以一顆慈悲利他之心,取代了自私、我執、煩惱心,道業也在無形中增進。如是自利利他,正語正心,定能緣聚福來,學業、事業、道業皆能有所成就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