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4
 
本期主題:威儀具足 身心自在







「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。」
佛弟子一切時中持威儀法,由此攝心、定心,
時時刻刻觀照細行、保持正念,自然展顯威儀,
身心隨之清淨、能得自在。


具足威儀 自利利他

文/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羅法師


  在《增壹阿含經》中,佛讚馬勝比丘「威容端正,行步庠序」,是聲聞中第一比丘。馬勝比丘之威儀,據《佛本行集經》記載:「於其城中,次第乞食,威儀庠序,進止有方……巧攝諸根,安心視外,思惟諸法,正念直行。」如此之威儀,把佛法的體用一如,在日常行止間體現無遺,也因此攝受當時仍修習外道的舍利弗尊者,一見之下恭敬心油然而生,從此棄外道法隨佛修行。

具足威儀 能令三寶不斷

  由此,自己深受啟發,體悟為何經云:「具足受持威儀教法……能令三寶不斷。」一、佛者,覺也。具足威儀是覺性的彰顯,故能令佛寶不斷。二、法者,正也。具足威儀必定正念攝心,故能令法寶不斷。三、僧者,淨也。具足威儀亦能清淨自心,故能令僧寶不斷。佛法有事有理,透過事相上的威儀,啟發自性三寶不斷絕,從而有清淨之攝受力,使人對佛法生起信心,進一步邁向解脫之路。故知具足威儀是成就自利利他的重要關鍵。

  春秋時期衛國的北宮文子,一次隨衛襄公到楚國,見楚國令尹圍的言行舉止模仿國君,僭越臣子應有的禮儀,便對衛襄公說,其必有非分之思,雖可得志,但不能善終。《詩》云:「敬慎威儀,惟民之則。」上位者要有威嚴的儀容,舉止言談要表現出恭敬謹慎,這是人民的法則。令尹圍沒有這樣的威儀,人民就沒有準則了。人民所不願效法的人,卻居於上位,就不能得善終。衛襄公問,何謂威儀?北宮文子回答:「有威而可畏謂之威,有儀而可象謂之儀。」有威嚴令人敬畏,有儀態令人效仿,是為威儀。《詩經•大雅》云:「朋友攸攝,攝以威儀。」人與人之間相處,若能時時收攝自身,行持具足威儀,則不因「親近生狎侮」而失去恭敬心。由此可知,具足良好的威儀,亦是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一環。

行住坐臥 收攝身心

  佛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可以攝受眾生;菩薩莊嚴肅穆,能啟發眾生善根;而孔子弟子子夏讚歎孔夫子之威儀──「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聽其言也厲。」望之端莊,近之親和,聞言嚴正;可見佛法與儒家皆重視威儀。如何成就威儀?佛法講「四威儀」,凡修道之人,其身心不當放逸,若行、若住、若坐、若臥,皆應收攝其心,常依佛法正念如理而住。透過受持威儀法,收攝身心,制止散亂,不論順境、逆境,不論快慢、動靜,心都能在定中,不慌不亂,從中養成我們的行儀,自然而然能夠更深一層地微密觀照,心愈收攝,威儀愈顯。

  威儀,靠平時養成,起居動止皆應觀照細行。日用中常存覺性,不向外攀緣,反觀自照起心動念,六根無形中自然收攝,不失威儀。例如:行走時,覺察到自己開始匆忙,馬上照住妄心,緩下腳步;眼光自然下視,耳根自然不黏著聲塵;就座時,手、腳當各安其所,忍心不動,不托腮、不交腳;又於住、臥之時,合於規矩,不使心馳散、身放逸!

  修行是一種身體力行的工夫,無論動、靜,皆要能讓形之於身口的言行舉止合乎規矩、威儀,做一分、覺性彰顯一分。規規矩矩、正正當當,內外一如,身口意三業清淨,自然而然產生度眾之攝受力。然而要做到,需要靠長期養成。修行要成就,就是要下一番工夫,有真工夫才能了生死、度眾生,真正達到身心自在,自利利他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