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3
 
本期主題: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







《華嚴經》云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求法,
所謂「直心求法,無有諂誑故;精進求法,遠離懈慢故;
一向求法,不惜身命故……」
菩薩為斷煩惱、饒益自他,深心受持佛法、落實信解,
必能徹見心源,成就如來知見。


恭敬聽法 潛移默化

文/普觀精舍護法會顧問 傳鑫


  當前這個一切講求速成的時代,大部分的人對於人際關係或事務處理,很容易忙忙碌碌迷糊地過、輕輕忽忽草率地過、拉拉雜雜混亂地過,卻少有人能盡心盡力謹慎地過,原因就在於缺乏恭敬心。

恭敬持經 難遭難遇想

  記得初初進入精舍上禪修班,第一堂課學的就是在誦經和禮佛時,如何恭敬地執持經本。當下,如來夙昔為求半偈而捨身命的典範、歷代高僧翻山越嶺、西行求法的種種艱險,彷彿歷歷在目。歷經重重困難取回的經典,是如此的難遭難遇……

  疫情期間,我們仍然能在安定的環境中聽經聞法,是弘法者的願心,與護法者的發心。線上課程教授法師認真授課,圖文並茂、引經據典,無非就是希望學人在疫情的難緣中,依然能得到佛法的滋潤。弘法、護法背後種種的辛苦付出,在在都讓自己感恩不已,恭敬之心油然而生。

  「佛法無人說,雖慧莫能了」,佛法的知見,就是在課堂中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。教授法師曾開示:「發心究竟二不別,如是二心先心難」,「成佛不難,發心才難」,這些話如醍醐灌頂,雖然佛道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,但不發心怎能成得了佛?讓從不敢發心的自己,願意發心。

  所謂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」,過去不斷地追求學問知識、累積財富名利,現在卻反向而行,慢慢學習如何去除瞋恚、去除貪欲、去除驕慢……「修行的工夫,不在於佛學名相知道得多寡,而在於能放下得多快。」在中秋節國道塞車、時速十公里的煩躁中,提醒自己快快放下,課堂的叮嚀成了安定身心的警語。

心上用功 地闊碧潭清

  「因地心,果地覺」,只有以不生不滅的因心,才能成就不生不滅的佛果,所以因地發心正確至為重要。珍惜上課的因緣,專注地聆聽,不打妄想、不落昏沉、沒有無記,保持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將課堂上一句句的開示,在生活中一步步地落實,深切了解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化,最終還是要回到心上用功,也讓自己在修行上更踏實。

  白天診所業務繁忙,每當夜晚來臨,終於可以早早回家休息時,卻常有牙疼的病人,在最後一刻衝進診間……此時,疲累的色身與菩提心在拔河!問問自己是否能放下醫生高高在上的慢心,恭敬每一位進來求診的病患,對病人的苦痛感同身受?是否尊重每一個病人的感受,以病人為優先考量?若對方是自己的家屬,又會怎麼做?耳邊響起老和尚常說的: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,走進診間的長輩,就是我的父母;平輩,就是我的兄弟姊妹;晚輩,就是我的兒女;期許自己能視病如親。於是提起正念,恭敬謹慎地處理每一個治療的細節,為病患拔除痛苦。

  在疫情嚴峻、人心惶惶的難緣下,周邊的人似乎都成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假想敵。人們把自己框限起來,不知所措,甚至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親近關懷。在眾人恐慌、沉浮於苦海之際,感恩中台這艘大法船,以線上的佛法課程,將我們接引上岸。有教理的薰修、有法師循循善誘的引導、師兄弟的相互砥礪,我們唯當一心恭敬聆聽,將佛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,他日定能「桶底脫時大地闊,命根斷處碧潭清」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