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1
 
本期主題:諦觀無我 解脫自在







經云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如實了知諸法皆是因緣假合,無我、無自性,
起智慧觀照,放下妄執、心不著境,即得解脫自在!


放下執著真自在

文/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星修法師


  世間一般人皆想要有事事如意、隨心滿願的生活。但處於世間,總有一些檻兒跨不過。不是對自身的執念,就是對外境生種種煩惱,總覺事事無法如己意、隨己心。若能明白萬法唯心,放下心中的執著,就能真正得到自在。

  古德云:「夫業繫受身,未免形累。」打從出母胎而生,知有我者,不免愛惜自己的身體,以種種佳餚、美服、香車等莊嚴它,卻不知色身本是四大假合、地水火風所組成;若病若老,常常心懷恐懼,害怕無常的到來;更甚者,淪為物質欲望及名利地位的奴隸。就如老子所說:「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」大患,來自於有這個身體。若知道身體是四大假合,則不受其驅使,進而以它作為載道之器、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。

  禪宗四祖道信大師向三祖僧璨大師乞求解脫法門,三祖說:「誰縛汝?」四祖說:「無縛。」本來無縛,何必更求解脫?一般人不知本來無縛,當境界來時,種種看不破,總是自己打著千千結。當有人欲給與建議時,往往以一句「我知道」拒人於千里之外,究其原因就在於執著「我」,深怕「我」被否定,而無法以正念去聆聽意見。孔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」若能虛心受教,每個人皆可以為己師。當知善知識無一定的形相,不要被他人的臉色、語氣所轉;面對責難時,起一個慚愧心,檢討反省自己,不管有理、無理,皆以感恩心去面對,從忍辱當中,就能提升自己。

  《莊子.達生篇》有一則寓言故事:堯時代的名匠工倕,徒手畫圓能比用圓規畫的還要圓,他的手指與所畫的圓,融而為一,達到化境,心不起分別思量,所以其心專一而無滯礙。

  不執著腳,穿什麼鞋都舒適;不執著腰,佩戴什麼腰帶都合適;放下主觀想法,不起是非之念,心就自在安適。內心不隨外緣而動,事事都能隨遇而安。無著、無求之心,沒有安適不安適,真正自在無礙。

  《金剛經》云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」四大是因緣和合,外境亦是自心所顯現的假相。借假修真,於日常生活中,對於人事物不起分別、愛憎、取捨,將佛法落實於身口意,珍惜每個當下的因緣,常起慈悲心、同理心護念他人,如此煩惱執著漸減,菩提心漸增,境隨心轉,則處處皆能真自在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