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1
 
本期主题:谛观无我 解脱自在







经云: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」
如实了知诸法皆是因缘假合,无我、无自性,
起智慧观照,放下妄执、心不着境,即得解脱自在!


一条圣贤路

文/见缕法师


  出家至今二十多年,从出家时发愿想要成佛作祖、普度众生,乃至改变世界;一路走来,化成一个最直接的愿望,就是──改变自己、做好自己。记得有一回在领法会执事时,说自己做事标准不高,请大家不要有压力;没想到一说出口,在旁一位师兄弟突然出声:「不!你很要求的!」当下听了心头猛然一惊,曾几何时,自以为的做事认真,在不知不觉中,早已给人带来压力。甚至因为智慧与觉观不够,常有说错了、做错了、乃至伤害了人的事情发生,等到事过境迁,很多时候已无法弥补。

依四念处 严心而住

  静下心来自我反省才发现,因为过于执着外在的胜负成败、高低好坏,所以一味在事相上执着完美。殊不知炽盛的贪瞋痴烦恼,如火般地烧了自己和他人,虽然事情完成,却已两败俱伤。追求完美,其实不曾完美。

  《佛说菩萨本行经》中有一则公案:佛陀时代,波斯匿王有一位大臣,名叫师质,财富无量,因舍利弗尊者到其家里乞食并为说法,宿世善根现前,不慕荣贵、不乐恩爱,将所有家业尽付其弟而出家修道。而其弟深怕师质有一天会还俗、夺回产业,雇用贼帅取其性命。当贼帅到来,师质与他协议断一臂给他回去覆命,使自己得留残命见佛。仅剩一只手的师质来到佛前,佛为说法:「一切有身皆受众苦,一切众苦皆从习生,由习恩爱有斯众苦,痴爱已断不习众行,不习众行便无有身,已无有身众苦便灭,唯当思惟八正之道。」师质当下豁然意解得阿罗汉道,就在佛前放舍身命而般涅槃。

  圣人洒脱自在的境界令人心生向往,生死都能淡然处之,更何况事相上的得失?痛苦的根源,正来自于不知身是虚妄,所以妄想颠倒、起惑造业而受苦。如何解脱痛苦烦恼?佛陀在入涅槃前,付嘱阿难:「依四念处严心而住……一切行者,应当依此四念处住。」于是,自己坚持每日静坐,如理思惟、观法无我,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,心是受想行识虚妄作用,以观行之力破除妄想执着,但愿了达因缘所生之法皆是虚妄,一如圣者师质,心意开解,对假合之身不复留恋!知幻即离,放下成败得失,令心还复清净。

知幻即离 成佛作祖

  岂止身是虚妄,万事万物同样没有一法可以独立存在,小至一棵树、一件事,大至整个世界,都是重重无尽的因缘和合方得以成就。透过一次又一次地重虑缘真,智慧之眼逐渐看清世间真相,知道缘聚则生、独木难撑大厦,所以珍惜及善待身旁的人事物,运用大众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;知道缘散则灭,「但行平等事,不必问前程」,只管在因地上努力耕耘,圆满了,花朵迟早会绽放。如此,面对虚妄相对的境界,便能逐步放舍,诚如祖师大德所言:「深深拨,有些子;平生事,只如此」,炽盛烦恼即冰消瓦解。

  透过观行练习,内心力量增强,愈发清楚顺逆境界都是在淬炼身心。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,从今种种譬如今日生;每一刻都让心重新归零,每一次都有勇气重新出发。随缘安住,不活在过去、不妄想未来,解脱自在;更能把握当下,明白诸法唯是空相,而能成就一切相,继而奋起积极地创造、运用因缘,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。发愿一为自己建功立德,厚植福报,福荫众生;二为道场树立榜样,了生脱死,导引众生。

  四念处观好修行,成佛作祖、普度众生、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依然不减,但知道,一切都得从自身做起。是故唯有一个心愿,就是──改变自己,做好自己,依四念处严心而住,走上圣贤之路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