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0
 
本期主题:静观自得的定慧人生







古德云:「万物静观皆自得。」
心清净、心静,就能产生定力与智慧,
对一切万事万物皆能明察秋毫、洞彻无碍。


处处作主 时时自在

文/普中精舍大乘解行研经班学员 传颂


  现今社会很多人追求自在,却不得自在。由于观念错误,认为自在就是想怎样就怎样,且认为人生就是要及时享乐,而放纵自己的意识与行为,造作恶业还不自知,不但现在不能得自在,将来还要承受恶业果报。

  开山祖师曾提到,真正的自在,是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的自在。我们要如何朝向清净身口意三业来努力呢?禅修!经由禅修,依福德、教理、禅定三环一体的方向来薰习,如此才可建立我们正确的人生观,净化身、口、意三业。

  有一次,在一场全公司的主管会议开始前,陆续到场的人彼此聊天,自己则闭目摄心等待会议的开始,旁边同事问我说:「看你静坐的样子,好像有练过?」我于是跟她分享在精舍上禅修课、学习静坐及佛学的心得;同时,告诉她近期将开始招生,当下她就留下报名上课的资料。这次的经历让我了解到,自己学佛后,不但心能够更加地安定下来,比较能够清楚如何保持这念觉性的存在,也因此能有机会接引有缘人。

  又有一次,公司与厂商讨论专案需求,在面对敏感的经费、得标与否的问题时,我主动跟厂商提到,自己在精舍上禅修课,学习佛法,也受过戒,知道诚信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我们在工作上的一些个人利益一定要避开。当时,厂商非常赞同我的理念。后来,对方也非常乐意来报名上禅修班,并参加过好几次的招生贴海报活动,甚至带家人与同事来上课。

  老和尚说过,如果抱着「个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」的心态,那是一种唯利是图者的自在。传颂个人在学佛前也是属于这种心态,只顾好自己与家庭,不太喜欢与别人多来往。在学佛后,最大的改变就是能把握因缘,走出来与大众结善缘,当义工及发心学员长执事;也更加把握每次的禅修班招生活动,接引有缘人一同学习佛法。

  疫情发生以来的这段期间,山上与精舍的师父们慈悲地为我们安排了在家用功的定课方案,让我们时时保持觉性、安住身心。传颂除了每日落实诵经、持咒及静坐的定课外,也把握机缘参与精舍的防疫训练,借此与大众一起发心,修行布施度,护持道场,练习处处作主、时时自在,在利他中,得到真正的自在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