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0
 
本期主題:靜觀自得的定慧人生







古德云: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。」
心清淨、心靜,就能產生定力與智慧,
對一切萬事萬物皆能明察秋毫、洞徹無礙。


方塘鑑開活水來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星淨法師


  我們都曾有這樣的經驗,若處理事情時心煩意亂,只想把問題趕快解決,反而把事情愈弄愈糟,無疾而終。這時,先轉換一下心情,到外面透透氣或靜坐片刻,把心靜下來,再回頭來處理事情時,才驚覺癥結在顯而易見之處,問題很快就能解決,只是之前心情浮躁而未能察覺。所以,很多時候不是事情的複雜度或熟悉度,而是心的清晰度,當下的心是否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才是能否解決問題的主要關鍵。

清明在躬 處處作主

  所謂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」,處在五光十色的塵俗中,世人容易迷失自我,汲汲營求名利財色,心隨時在急躁、動亂當中,不知反觀內照方能悠然自得。現今社會資訊泛濫,只消手機一滑,全世界的知識和新聞皆唾手可得。然而,許多人也因此被這些鋪天蓋地的訊息帶得團團轉,以致思緒恍惚,專注力下降,乃至對於學習與工作意興闌珊。我們當自我檢視,平時這念心究竟安住在何處?若把心念安住在變幻的塵境上,自身的天賦才智即被塵勞所蒙蔽,渾渾噩噩地過一生。

  故佛法有云:「菩薩清涼月,常遊畢竟空,眾生心水淨,菩提影現中。」當心恬靜澄清像一潭止水時,本具的菩提智慧自然顯現。然而,眾生這潭心水不僅是渾濁的,更有漣漪、波瀾,不得安寧。八種境界之風,所謂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,吹動了心中的波瀾,念頭紛紜雜沓,剎那遷流,使身心不得寧靜、自在。而水裡的雜質,如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等煩惱執著,使心渾沌蒙昧,看不清事情的真相。藉由定心、淨心、明心的方法,方能澄清、平靜當下的心水,使心清明在躬,處處作主,不為外境所擾。

  宋儒朱熹亦深達此理,曾言:「半畝方塘一鑑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;問渠哪得清如許?為有源頭活水來。」若人平時能夠培養靜心、定心的習慣,把心收攝回來,讓身心恢復寂靜,心地開明,自性光明挺然獨露。古今中外許多流芳千古的賢哲,之所以能有一番成就,皆因他們能夠澄心默翫,專注無雜。

無邊災禍 澄心自止

  民初時,一生精研《楞嚴經》的圓瑛法師,弱冠之年經歷一場大病後,勵志研究、弘揚此經。對經中疑義深奧難解之處,一一寫紙條貼於牆面,逐條靜坐參究。每明白一條,即撕下紙條,如是參究長達八年之久,直到貼滿一房的疑義撕盡無餘,最終完成《楞嚴經講義》,被教界尊為「楞嚴獨步」。

  澄心作主不僅是賢哲的事業所繫,所謂「人生如棋」,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判斷或選擇,而這些決定左右未來的禍福。若心澄明淨,即能看清全局,做出正確的決定;反之,若心迷惑顛倒,則一步錯,步步錯,往往被習氣、業力所牽,做出錯誤的抉擇。故經云:「無邊災禍,澄心自止。」當心煩躁不安時,應當攝心靜坐,將心沉澱,不隨妄念走。當妄盡心澄,不與業緣相應,即能遠離禍殃,澄明福至。

  經云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當心澄靜、專注,即能洞察秋毫,天地萬物歷歷可鑒。因此,我們應當時時反省檢討,反觀自照,使心恢復澄靜、恬澹神怡。保持攝心不亂,處事便能游刃有餘,待人亦能進退有度,本具潛能也得以充分發揮,達到自在、如意的人生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