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0
 
本期主题:静观自得的定慧人生







古德云:「万物静观皆自得。」
心清净、心静,就能产生定力与智慧,
对一切万事万物皆能明察秋毫、洞彻无碍。


方塘鉴开活水来

文/中台男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星净法师


  我们都曾有这样的经验,若处理事情时心烦意乱,只想把问题赶快解决,反而把事情愈弄愈糟,无疾而终。这时,先转换一下心情,到外面透透气或静坐片刻,把心静下来,再回头来处理事情时,才惊觉症结在显而易见之处,问题很快就能解决,只是之前心情浮躁而未能察觉。所以,很多时候不是事情的复杂度或熟悉度,而是心的清晰度,当下的心是否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才是能否解决问题的主要关键。

清明在躬 处处作主

  所谓「万物静观皆自得」,处在五光十色的尘俗中,世人容易迷失自我,汲汲营求名利财色,心随时在急躁、动乱当中,不知反观内照方能悠然自得。现今社会资讯泛滥,只消手机一滑,全世界的知识和新闻皆唾手可得。然而,许多人也因此被这些铺天盖地的讯息带得团团转,以致思绪恍惚,专注力下降,乃至对于学习与工作意兴阑珊。我们当自我检视,平时这念心究竟安住在何处?若把心念安住在变幻的尘境上,自身的天赋才智即被尘劳所蒙蔽,浑浑噩噩地过一生。

  故佛法有云:「菩萨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,众生心水净,菩提影现中。」当心恬静澄清像一潭止水时,本具的菩提智慧自然显现。然而,众生这潭心水不仅是浑浊的,更有涟漪、波澜,不得安宁。八种境界之风,所谓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,吹动了心中的波澜,念头纷纭杂沓,刹那迁流,使身心不得宁静、自在。而水里的杂质,如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等烦恼执着,使心浑沌蒙昧,看不清事情的真相。借由定心、净心、明心的方法,方能澄清、平静当下的心水,使心清明在躬,处处作主,不为外境所扰。

  宋儒朱熹亦深达此理,曾言:「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;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」若人平时能够培养静心、定心的习惯,把心收摄回来,让身心恢复寂静,心地开明,自性光明挺然独露。古今中外许多流芳千古的贤哲,之所以能有一番成就,皆因他们能够澄心默翫,专注无杂。

无边灾祸 澄心自止

  民初时,一生精研《楞严经》的圆瑛法师,弱冠之年经历一场大病后,励志研究、弘扬此经。对经中疑义深奥难解之处,一一写纸条贴于墙面,逐条静坐参究。每明白一条,即撕下纸条,如是参究长达八年之久,直到贴满一房的疑义撕尽无余,最终完成《楞严经讲义》,被教界尊为「楞严独步」。

  澄心作主不仅是贤哲的事业所系,所谓「人生如棋」,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判断或选择,而这些决定左右未来的祸福。若心澄明净,即能看清全局,做出正确的决定;反之,若心迷惑颠倒,则一步错,步步错,往往被习气、业力所牵,做出错误的抉择。故经云:「无边灾祸,澄心自止。」当心烦躁不安时,应当摄心静坐,将心沉淀,不随妄念走。当妄尽心澄,不与业缘相应,即能远离祸殃,澄明福至。

  经云: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当心澄静、专注,即能洞察秋毫,天地万物历历可鉴。因此,我们应当时时反省检讨,反观自照,使心恢复澄静、恬澹神怡。保持摄心不乱,处事便能游刃有余,待人亦能进退有度,本具潜能也得以充分发挥,达到自在、如意的人生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