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8
 
本期主題:護念自他 轉危為安






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云:
「當願眾生:入真實慧,永無病惱。」
若人以真實智慧,念念慈悲、清淨,念念分明、作主,
心中光明,護念自他,則能自益益人,無諸病惱。


當瘟疫遇上慈悲

文/普新精舍住持 見局法師


 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,這場災疫形成大眾共同的恐懼、懷疑與不安。接到學員來電說:「家人可能有情況……還好弟子有學佛,還知道幫家人點燈、誦經回向,不安的心才能暫時歇下。謝謝師父,感恩三寶……」掛上電話,思考著佛法珍貴之處。

  隨著疫情升溫、破萬人確診,「病床緊、疫苗緊、手頭緊、眉頭更緊」,大家內心的焦灼、緊張逐漸升高,不知不覺中就變成「負面情緒傳遞員」。瘟疫,是我們的共同災難,事上種種防疫措施:「勤洗手、戴口罩、量體溫、保持社交距離、環境消毒」,已是人盡皆知的基本常識;然而,倘若沒有學佛,可能無法進一步省思背後的因果關係,也無法覺知到原來內心也是一個疫區,最大的變種病毒正是自己心中的貪、瞋、癡三毒。

無有慈心 疫毒病因

  「病從業生,業從心生」。在《佛說灌頂經》中阿難問世尊,為何維耶離國出現瘟疫,請求世尊救度眾生,開示法藥。世尊云:「維耶離國中,所以遭此疫毒病者,是其國人多殺群生,無有慈心,以殺獵為業。……是故阿難,當化導一切,令其慈仁,勿殺群生,普慈一切,受持禁戒,行於十善,若能如此,可得至道。」由此可知「多殺群生,無有慈心」是疫病的因,而普慈一切且受持禁戒、行於十善,是解脫之道。同理,若想要改變眼前的疫情,人人都需要增長慈悲。

  怎麼增長「慈悲」呢?首先,要修慈心三昧。透過禪修靜坐修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四無量心,把攀緣外境的六根收回來,觀眾生無邊,自己的慈心也要廣大無邊,真誠地希望每個人都能很歡喜、很快樂,都能不受新冠肺炎之苦;真誠地希望每個人都能恢復平靜,都能體會當下的禪悅為食、法喜充滿。當心達到無人我分別、心行平等的境界時,就能藉由「慈心三昧」把心中的貪、瞋、癡三毒,化解成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的善念與正定。

慈心三昧 遠離災疫

  靜中養成之外,進而要把「慈心三昧」延伸到日常生活中,學習佛所說的「勿殺群生,普慈一切」、「受持禁戒,行於十善」。若貪著美味而造下殺業,則因果循環終要受報。不殺生不僅是因為震懾於因果之報,進一步而言,也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、都是自己過去的六親眷屬,怎能忍心食其肉呢?悟到這個道理,願意不殺生、救生及吃素,這便是於生活中長養慈悲心。《楞嚴經》云:「諸世界六道眾生,其心不殺,則不隨其生死相續。」若能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,就能逢凶化吉。

  開山祖師曾說:「心安住在正念、正定、慈悲中,不散亂顛倒;心中無病,外面就沒有病。心清淨,外面就是淨土。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,整個世界就不是瘟疫的世界,因為已經與瘟疫不同頻道了。」這就是佛教的信念,也是因果的呈現!這場瘟疫劫是一種機緣,警示著眾生的覺醒力。如果人人都能學習菩薩的精神,為眾生造福,多存慈悲、多興善舉,心當中就是光明,就能與諸佛菩薩相同法界,自然而然就離開了災疫。

  古人說:「古有多難興國、殷憂啟聖。蓋事危,則志銳;情苦,則慮深。故能轉禍為福也。」菩薩「觀眾生苦」發出的是菩提心、慈悲心,若人人能將己心安於慈心三昧中,當瘟疫遇上慈悲,大眾也能將身心安於解脫安樂之中,終能轉化疫情世界,成清淨的國土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