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7
 
本期主題:隨緣作主的智慧







古德云:「心隨萬境轉,轉處實能幽。
隨流認得性,無喜亦無憂。」
處於種種境界,這念心不染著於萬境,
以智慧觀照,心能作主、不動,
就能無喜亦無憂,真正自在。


覺察覺照 隨緣作主

文/美國普德精舍高級禪修班學員 法綺


  什麼是真自在?對有些人來說,這一天能不能自在地過,是取決於這一天會遇到的人、事、物。有些人覺得能夠隨心所欲、乃至肆意妄為才是真自在。YOLO(you only live once),是很多人用來合理化自己做一些不計後果的事,而理直氣壯的理由。但佛法讓我們知道,人不只有這一生,要深信三世因果──不然連「人」都沒得做!所以,如果只是純粹固執隨心所欲,並不等於真自在。因為當我們做的決定造成不好的後果時,我們只會剩下煩惱,哪裡還有自在?真正的自在,應該是在一切境界中能夠有智慧地作主,所做的決定要避開惡因,不受苦果,這樣才能有長久的真自在。

跟著感覺走 不得自在

  自己在醫院工作,會看到很多病患因為本身的一些決定和行為,而導致住院受苦。舉例來說,有些有高血壓的人,因為不想吃藥,也不做飲食控制,導致血壓太高,造成腦出血,結果變得半身不遂或者不能說話。有些人喝酒喝到肝硬化、胃出血,進醫院的時候,因為一直在吐血,話都說不全。有些人愛吃零食,沒有節制,然後得糖尿病,還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,等併發症發作,不是失明,就是截肢,甚至長期感染,到最後連命都沒了。

  所以說,如果是跟著感覺走,愛做什麼就做什麼,這樣得不到真正的自在,只有短暫的自在;等身體壞掉了,哪裡還有自在?真自在是不會要命的!如果這些病人可以在進醫院前,做出顧及後果的行為,該吃藥就吃藥,不讓自己酗酒,就可以避免進醫院受苦。如此,生活是不是也相對地自在些?

有智慧地作主 天天自在

  其實日常生活中,我們不只可以在行為和決定上作主,我們更需要在想法上作主。很多時候如果可以改變自己的一些觀念與想法,我們就可以不被外在的境界、或者自己的情緒和感覺牽著走。例如說,當有人對我們發脾氣,我們的情緒通常會因此受到影響,甚至跟這個人吵起來。這個時候如果能改變想法,運用在禪修班學到《達磨二入四行觀》的「報冤行」來思考:這個人現在對我這樣,也許是自己過去無數劫中所造的業,惡業果熟,要甘心甘受;所以不要讓自己因此起煩惱,更要作主不跟他吵起來,因為那樣只會惡性循環繼續造業受苦。當我們可以不受自己的情緒控制,別人對我們發脾氣,我們可以保持心平氣和,甚至隨著這個緣起,作主反省: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?有的話,是個改過的好機會。沒有,也沒關係。因為我們能有智慧地作主,把心念放正,不被任何境界左右,不被他人影響,這才是真自在。

  所以,每一天我們能不能自在地過,是取決於我們能不能有智慧地作主,而不是取決於所遇到的人、事、物。外在的一切境界都是因緣和合而成,而我們也是這因緣的一部分。所以在隨緣的同時,我們要記得自己的決定會帶來不一樣的後果。如以上的例子,如果我們是被自己的貪瞋癡所控制,那後果一定不會讓我們自在。反之,如果我們時常覺察、覺照,不讓自己被貪瞋癡牽著走,而是把觀念放正,有智慧地作主,那麼當下就是真自在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