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4
 
本期主題:精進不懈道必成







《大智度論》云:
「佛告阿難:人能愛樂修行精進,無事不得;
得至佛道,終不虛也。」
精進法是一切諸善法之根本,勤修精進,
事無難者,所願皆得。


欲求佛道 當勤精進──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

編輯部整理


  修行一定要精進,把念頭提起來,起大悲、發大願,時時刻刻想到佛法,二六時中、上半夜、中半夜、下半夜,經常要思惟:「過去佛菩薩是怎麼精進的?我現在也要如此精進!」如果有懈怠的心、提不起正念,就是不精進;不精進,修行就無法成就。

  譬如有兩個人同樣要到埔里,一個人由於精進、走得很快,所以很快就到達埔里了;另一個人走走停停,貪玩、看風光,甚至中途跑到別的地方去了,自然沒有辦法到達目的地。修行也是如此,這一條菩提路,人人都有,就看我們精不精進?精進,就能成就道業。

勤策三業 不生疲怠

  精進,一個是身精進,一個是心精進。譬如〈普賢十大願王〉,「一者禮敬諸佛」:盡虛空、遍法界,一切諸佛都要禮敬;不但現在要禮敬,盡未來際都要禮敬,就是身精進;乃至「念念相繼,無有間斷,身語意業,無有疲厭」,心也要精進,每一個大行都要念念相繼,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。

  一般人心中不起善念,就是起惡念;心中不是起貪、瞋、癡,就是想財、色、名、利;心不靠在佛法,就是打妄想,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想種種不該想的事情,實實在在是如此。因為過去想這些已經成了習慣,現在想到這些事,自己甚至還不知不覺。

  眾生心中因為有這些妄想,所以必須先起善念來對治,像四正勤:「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」;時時刻刻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……念念不斷;〈普門品〉裡面講:「心念不空過,能滅諸有苦。」念觀世音菩薩,這是善念,要念念不斷……這些都是心精進。假使心不精進,這個心就打妄想,所以一定要念念相繼,無有間斷。

  同時身也要精進,要禮拜懺悔、要誦念,還要講說、弘法、做佛事……不停地去做這些事情,身體不懈怠,也不感覺疲倦,身語意業,無有疲厭,必須要這樣來行精進,如果不精進,可能就放逸了。

觀苦進道 恆自精勤

  佛經裡面講,上半夜、中半夜、下半夜都要精進;這在一般人來看,認為是不可能的事:「這樣白天也精進、晚上也精進,豈不是不能休息?」但如果明白生死的可怕,就不會懈怠了。因為無始以來的生死,流轉三塗,地獄、畜生、餓鬼那種苦,實在是不得了;就算是做人,假使愚癡、或六根不全:想要看經,如果眼盲也看不見;想要念佛,如果瘖啞也沒辦法念;想要拜佛,如果不良於行也沒辦法拜……把這些道理想通了,真正是長痛不如短痛!不精進也會精進!

  因此,要觀自己苦、要觀眾生苦,這些道理不去想就不知道苦,精進心就沒有辦法提起來;明白這些道理就能了解,確確實實身要精進、心也要精進。身精進,不造惡業;心精進,不打妄想,最後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,就能成就福慧功德、廣積福慧資糧。然而這些也不是幾天、幾個月可以成就的,所以除了要發精進心去落實,還要發長遠心。

  古人說:「不負初心,成佛有餘。」每個人初發心的那念心,都非常精進;但學佛到最後,有的人卻沒什麼進步,一看到經教這麼多,打坐時腿子又痠、又痛、又麻,覺得修行實在太難了,乾脆種種善根就好了,於是心生退轉,這樣就是不精進。

  精進,就是當仁不讓,像釋迦牟尼佛因為精進的緣故,先彌勒菩薩而成佛。佛經上記載,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,看到弗沙佛身上放光,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歎為稀有,心當中起了無量的恭敬,七天當中目不轉睛,恐怕自己打瞌睡、恐怕自己不精進,一個腿子提起來、一個腿子立在地上,這樣七天七夜,以一偈來讚歎佛:「天上天下無如佛,十方世界亦無比,世間所有我盡見,一切無有如佛者。」這七天的精進,就超越了九大劫的時間,釋迦牟尼佛就以這個因緣,比彌勒菩薩早成佛。

  六度當中有精進度,就是用來對治我們的懈怠,所以做什麼事情都要精進;進一步要了解,在身口意上的精進是有為,修行最後要由有為歸於無為,由有為法的精進,進而不執著、達到無為法的精進。無為法就是一念不生,現在無念、未來無念、乃至三大阿僧祇劫都是無念,當下無念,就超越三世,這就是真正的精進。

  我們明白了以後,不但身不要懈怠、不要放逸,心還要專注,進一步由有念歸於無念,萬法歸一,歸到這一念心;最後這一念心也不執著,這才是真正的精進、最高的精進。真正懂得佛法精進的道理,這一生道業就能有所成就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