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3
 
本期主題:慎獨







古德云:「一切語默動靜處,直教正念現前」,
時時刻刻覺察、覺照,
在起心動念處下工夫,不放逸、不懈怠,
慎獨,則心中坦蕩光明,隨處自在;
三業清淨,自能趣向解脫。


萬千天地 收於一心

文/普圓精舍日間中級禪修班學員 傳崎


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因著居家靠近山區之便,古道健走也成了每週必做的健身定課之一!自己學習花藝、喜好蒔花弄草,每每走在綠意盎然的林徑裡,對各種林木花草渾然天成的美妙姿態、大自然萬象處處透露的法意,內心深深讚歎不已。

根塵相對 君子慎其獨

  對著花草的執愛,根塵相對時,想要執取為己有的貪念也就冒出來了。記得有一次走在古道上,看見路旁一大片小小嫩綠色、葉片類似竹葉的小草真是好看極了。想想拔一棵移種到家裡的小瓷盆,再放在茶盤上該是多美、多有禪意啊!又正巧左右無人,天時地利人和(四下無人)都有了……心中竊喜,正當要彎腰拔取小草時,禪修課住持法師開示過的「偷香比丘」公案就在腦海裡「響」了起來。精進修行的比丘只是在蓮花池旁稍微聞了一下蓮花香,都被池神呵斥為偷香,更何況是實實在在地要拔取一棵小草呢!瞬間覺察到自己「一念不覺生三細」,差點由貪愛進而想要執取為己有,犯下破戒的盜行,讓自己驚出一身冷汗。

  《中庸》云:「君子慎其獨。」反思在獨處的當下,退去對外所有的粉飾矯情,在他人都不見不聞的細微處,我們這念心要定格在哪裡?恆持在哪裡?

  曾跟友人分享說這輩子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情,就是學佛了!因為學佛,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,知道隨時覺察、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,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,心粗犯過時,真誠慚愧懺悔,莫再造新殃!知道一心具十法界,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,都是在起心動念處就決定了果報。所以,怎麼能不在自性心地上好好用功?一切時中,念念自見。

身心安頓 清涼自在

  感恩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在全球廣設精舍,讓大眾有一方能修福修慧、累積福德資糧的淨土。對自己而言,最難克服的,是累世堆積出的習氣。過去因為瞋慢心重,在精舍發心時常起無明煩惱,但時間久了,慢慢地體會出開山祖師廣設精舍的用心,並在禪修與日常發心中,體會到彼此磨合削卻自己的習氣,提升覺性的作用。

  更了解因為在精舍,大眾不為世間名利而來,而是本著善護念之心,為著共同成就彼此的法身慧命而來,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;遇境界時,能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,提起放下,放下又能再提起。明白不論身處喧囂紅塵,還是靜心獨處,能讓我們身心安頓、無所掛礙、清涼自在的還是那念向上一路的真如覺性!

  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萬千天地,收於一心。是「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」,還是「天不知、地不知、你不知、只我知」?

  這念心歸於何處!唯有佛菩提,是真歸仗處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