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3
 
本期主题:慎独







古德云:「一切语默动静处,直教正念现前」,
时时刻刻觉察、觉照,
在起心动念处下工夫,不放逸、不懈怠,
慎独,则心中坦荡光明,随处自在;
三业清净,自能趣向解脱。


隐微处 好用功

文/普安精舍护法会督导 传尊


  处在境界中,往往不能识得境界的真相,常为境界所转,自陷困境而不自知。甚至于不能自拔,落入无谓的人我是非当中,或者衍生一厢情愿、自以为是的妄想,念念迁流不息,于是烦恼不断,生命因此虚掷,向下沉沦。所以《尚书》说:「人心惟危」。此时,如果能静下心来,及时抽离其境,才发现原来我们离开了本然,一切都是庸人自扰,自寻烦恼!因此,觉察的工夫非常重要,进而要能觉照,让道心显发,当家作主一心一意,持守中道,觉悟的路就不远了!

无论显隐 真诚不欺

  人,难免有缺点。可是,多数人往往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,总是遮遮掩掩,避免显露那个缺点。若遇他人有意或无意挑起,即瞬间动气变脸,启动防卫机制,不惜怒言相向,以捍卫自己、保护颜面。常言道:「了解自己就是智慧」,知道自己所长、所短,又不为优劣所恼,就能坦然面对一切。

  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云:「佛言: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骂佛。佛默不对。骂止,问曰:子以礼从人,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?对曰:归矣。佛言: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,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。犹响应声,影之随形,终无免离。慎勿为恶。」佛陀面对恶骂,默然不对,而以譬喻善巧解说;不但不恶言相向,更进而止恶劝善,这是何等的智慧与慈悲!

  常言道:「宽以待人,严以律己」,修行的路也是如此,无论动静,无论显隐,都要实实在在地面对自己,迷悟、善恶就在一念间。别以为别人看不到,就可以胡作非为;事实上,个人所作所为,天知、地知、良心也知。一切有因有果,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,全在一念之间。「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!」修行人岂可不慎!隐微处好用功,才见真工夫!

  曾经,面对教室不守秩序的同学,沉不住气而动怒,破坏了原本良好的师生关系。事后检讨、反省,课堂上如有偏离规范的情事,觉性提高了,和颜以对,委婉善巧劝导,上课也就能维持良好的氛围。

作主的心 微细处观照

  有些人在外面的职场是一个样,回到家又是另一个样,因为家是一个可以摒除外在束缚而私密的空间,又因为亲人紧密的关系及长时间的相处,所有习性也完全暴露在屋檐下。因此,同在屋檐下的一家人,往往更容易失去分寸及客观,忘却相敬如宾、以礼相待之道,龃龉与冲突也就无法避免。

  经过禅修薰习佛法,看到对方的脆弱,学会以慈悲心、平等心护念他人。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,无论顺逆,都是来互相成就道业的菩萨,当惜福惜缘,常怀感恩心。因此,时时刻刻反躬自省,人前人后都要让这念心真诚作主。随缘了旧业,莫再造新殃,隐微处用功,守护自他,共趣菩提大道!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