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1
 
本期主題:知因識果 從心做起







經云:「一切因果,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。」
以一切諸法,皆依此心;若離此心,無別有法。
因心即果覺,無二無別,但用此心,正智如如,菩提果自成。


慈悲喜捨 利樂有情

文/普和精舍夜間中級禪修班學員 法愉


  父親在臨海的小鎮開了家機車行,在二十幾年前,我初任教職時,他做了一件令我記憶深刻的事。鎮內一所護校新來一位年輕的女老師,年齡與我相仿,來到車行想找一部二手車代步,初入社會的她預算有限。父親幫她找了部車,又花了半天時間做機車保養,換機油、火星塞、煞車皮等等,還加滿了油、洗了車。母親問他沒什麼利潤的二手車,怎麼又換了那麼多東西?父親若有所思地回答:「我們女兒在台北教書,我們怎麼對別人的女兒,也期望別人可以這麼對我們女兒。」

  父母親對人、對事、對物的殷實真心,積聚了大量的福慧資糧,呵護我平安長大,讓我有滿滿的正能量跟善意去教導學生。父母親是我人生中最尊敬的老師。

  生命中,隨著年歲的增長,事與願違的頻率多了,很努力、很努力卻達不到預期的目標。漸漸地開始負面思考,於是,試著找親友訴苦、在書中找答案、求神算命、參加成長營,用名牌、吃美食,雖暫時緩和揪住的心,但不多久再度痛苦煩憂,陷入更大的不安和焦慮。

放下我執 離苦得樂

  因緣具足上了禪修課,學習佛法,在住持師父的引導下,找到方法、答案。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知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、因緣滅,不會恆久不變,是無常的。同時,薰習佛法後,知道眼前的惡因緣是過去自己所作招感的,所以每每遇到困境,會先思惟隨緣了舊業;明白無常、無我的道理,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思惟空性,知道沒有一個我在受苦,如此的思惟去除了我執,放下了痛苦,得到快樂。

  堅定地依止三寶,進一步地用慈悲心看待所有的人,也積極懺悔自己往昔所造諸惡業,身口意不輕易造業。因為心定了,一切都寬闊了。

慈悲喜捨 常行菩薩道

  無量劫前,釋迦牟尼佛曾墮落在地獄中,與另一個罪人共拉一輛十分沉重的鐵車。獄卒剝取他們身上的皮,用作拉車的皮帶;過程中,獄卒還不斷以鐵棒毆打他們。兩個罪人就這樣來回奔波,毫無喘息的時候。其中一人終於體力不支,倒地不起;獄卒見狀,又是一陣毒打。見到同伴如此悲慘,佛陀在那一世因此心生悲憫,告訴獄卒說:「可不可以讓我代替他?我一個人來拉這部車就好了。」獄卒聽了大發雷霆,以鐵棒重重地捶打他,他當場身亡;然而,由於一念悲心,結束了地獄的業報,投生忉利天。原來在地獄裡,只要能發一念慈悲心,就是超脫地獄無邊苦的因。墮入地獄的罪人惡念極重,要發出一點點慈悲心是極不容易的,但這是出離地獄因。佛陀教導我們: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,依於慈悲心發菩提心,是成佛因。如是因、如是果,因果是必然的真理。

  未能在開山祖師圓寂前認識中台,是末學很大的遺憾,感恩開山祖師在各地廣設精舍,讓人人隨時都可以走進精舍,學習佛法,親近善知識。感恩師父不斷不斷地提醒我要有正念,一切唯心造,心念改變,法界就改變。練習不再用煩惱心去處理問題,而是用清淨心去看問題;這念心清楚明白、保持平靜。並發願不再傷害眾生,唯有發起廣大的願心,以無量的慈悲心、無量的喜捨心,來面對周遭的人事物,如是,才能幫助所有的人。期許自己,效法佛陀過去在地獄受苦,仍能發起願代眾生受苦的菩薩行持,廣度苦難眾生,行菩薩道永不退轉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