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8
 
植物采風集









四季變裝的台灣欒樹

文/普蓮寺護法會會長、前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張惠珠(傳琛)

  秋天到了,又是欣賞台灣欒樹最精彩變裝秀的季節了!花黃果紅,美不勝收。

  台灣欒樹是台灣原生樹種,而且是特有種,原本分布在全省低海拔山區,由於四季變裝──綠葉、黃花、紅果,備受人們青睞。多年來,不僅在台灣的大街小路旁,各地的校園、公園裡,也很容易看到它們的倩影,就連歐洲、非洲、澳洲、美洲各國,也都爭相引進栽種,並且成為當地的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。它被發現、命名的過程頗為曲折傳奇,接下來,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台灣欒樹和它的傳奇故事。

認識台灣欒樹

  台灣欒樹是無患子科(Sapindaceae),欒樹屬(Koelreuteria)的植物,屬名Koelreuteria,是為了紀念德國植物學家Joseph Gottlieb Koelreuter。該屬全球共有三種,都分布在東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,都會開黃花、結紅果,都是美麗的觀賞樹,其中之一即是台灣欒樹。

  台灣欒樹是原產於台灣的落葉中喬木,高可達15公尺,樹皮粗糙,棕灰色,成塊狀裂紋。葉為二回羽狀複葉,大小差異大,長25~70公分,寬15~40公分,有7~9個羽片,羽片近於對生;每羽片有小葉10~13枚,小葉互生或近於對生,紙質,卵形或長卵形,先端漸尖,基部歪形,重鋸齒緣,長6~9公分,寬2~3公分,但形狀、大小變異大。俗語說:「外甥像舅」,台灣欒樹因為葉的形態與楝科的苦楝非常相似,所以又稱為「苦楝舅」,苦楝又稱苦苓,所以也叫「苦苓舅」。

1.台灣欒樹的樹皮粗糙,棕灰色,成塊狀裂紋。
2.葉為二回羽狀複葉,羽片近於對生;每羽片的小葉亦互生或近於對生,呈卵形或長卵形,先端漸尖,基部歪形,重鋸齒緣。
3.台灣欒樹是原產於台灣的落葉中喬木,高可達15公尺,是美麗的觀賞樹。
4.秋天開花,花色鮮黃,瓣片基部為鮮紅色,呈頂生的圓錐花序。

  在台灣,每年秋天,台灣欒樹會準時上演變裝花果秀。

  首先是長30~50公分的頂生圓錐花序,在一、兩週內開得滿樹鮮黃;若不仔細觀察,不會發現原來一樹的黃花中,有雄花、有雌花、還有兩性花,即是所謂的雌雄同株與雜性花。鮮黃的花朵開放時,徑約5公釐,花梗長約5公釐,萼綠色,5裂片;花瓣5枚,披針形,長0.7~0.9公分,寬0.3~0.4公分,先端銳尖,瓣基鮮紅色,各有長瓣柄,柄上部具有兩個突出物;雄蕊7~8枚,花絲有毛;雌花子房上位,橢圓形,基部有毛,子房3室。

  接著,黃花漸次飄落,紅果立刻補位,果形就好像由3片彩色紙糊成的燈籠,初時緋紅,漸成粉紅,再變淡粉紅;燈籠由小變大,顏色也漸層改變,成熟時呈褐色,長約4公分,寬2.5公分,胞背開裂;每室2種子,種子球形,徑5~7公釐,熟時呈黑色。

  落英繽紛的黃花,彷彿下了一場又一場的黃金雨!燈籠般的小紅果,很快地,像火焰燃燒一般把樹梢由黃色轉成漸層的紅色!難怪台灣欒樹的英文名稱為:Taiwan Golden-rain Tree, Flame Gold-rain Tree,譯為台灣黃金雨樹、火焰黃金雨樹。此外,因為在一年裡可以見到綠葉、黃花、紅果、褐果,所以也叫做四色樹。

1.仔細觀察,可見一樹的黃花中,同時有雄花、雌花、還有兩性花,是所謂的雌雄同株與雜性花。
2.果形如燈籠,顏色初時緋紅,成熟時呈褐色;每室2種子,種子球形,熟時呈黑色。

名字的傳奇

  台灣只有一種欒樹,但常被使用的學名有下列3個:
  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
  Koelreuteria formosana Hayata
  Koelreuteria elegans (seem.) A. C. Sm. spp. Formosana (Hayata) F. G. Meyer
究竟用哪個才好呢?

3.當黃花漸次飄落,紅果立刻補位,將樹梢由黃色轉成漸層的紅色。

  台灣欒樹最早是由愛爾蘭籍的植物學家兼漢學家,亨利氏(A. Henry)在恆春半島採集到標本,1912年Dummer根據亨利氏所採的標本命名為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,中文名直譯為亨利氏欒樹。

  1913年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(Hayata)在不知前情的狀況下,依據森丑之助在嘉義達邦社所採標本,命名為 Koelreuteria formosana Hayata,formosa就是台灣,美麗之島,因此日治時期台灣欒樹的學名都採用Hayata的命名。

  1971年李惠林教授採用Dummer所定的學名,將Hayata定的學名列為異名,因為遵從命名優先權的原則:Dummer命名的時間較Hayata早,故採用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的學名,之後《台灣植物誌》也採用此名。

  1976年在一篇全球欒樹屬的研究報告──《欒樹屬的訂正》(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Koelreuteria Sapindaceae)中,Meyer, F. G.認為全世界只有3種欒樹,其中來自斐濟(FUJI)的K. elegans (seem.) A. C. Sm.優雅欒樹(暫譯)與空間上相隔7720公里的台灣欒樹,居然是同一個種?!這對隔著太平洋、遙遙不相望的孿生兄弟,在形態上幾乎一模一樣,只有極微小的差別,所以將台灣欒樹處理為優雅欒樹的亞種;而原產於斐濟的優雅欒樹就自動變為承名亞種。二者的學名如下:

  優雅欒樹Koelreuteria elegans (seem.) A. C. Sm. spp. elegans
  台灣欒樹Koelreuteria elegans (seem.) A. C. Sm. spp. Formosana (Hayata) F. G. Meyer

  它們的形態差異為:優雅欒樹的花瓣先端較鈍,花絲較細長;台灣欒樹的花瓣先端則較銳尖。

  優雅欒樹的發表是在1865年,比前兩個學名早約半個世紀,而且有趣的是,當初命名者還一度把它當作是苦楝的一種,這和我們叫台灣欒樹為苦楝舅,真是如出一轍啊!

  查閱資料,中國大陸、美國、澳洲等國目前普遍使用第三個學名。

多變的紅姬緣椿象

  紅姬緣椿象是台灣欒樹最忠實的訪客,牠們是半翅目昆蟲,以吸樹液及種子汁液為食。每當欒樹果實成熟時,大約是每年的三至五月間,牠們會以群聚的方式,出現在欒樹上和欒樹下,因為蟲體鮮紅,數量又多,有時會造成民眾的恐慌,甚至以為牠們對人體有害。事實上,牠們對人和對樹都無害,因此農業單位和公園管理單位呼籲民眾不要用藥撲殺,這樣會徒然污染環境和破壞食物鏈;紅姬緣椿象的生命週期大約8週,時間一過,牠們就銷聲匿跡了。

紅姬緣椿象

  當紅姬緣椿象大量出現時,不妨藉機會觀察牠們,從若蟲到成蟲期間各種模樣的變化。以一個昆蟲門外漢,我觀察到在成堆紅色蟲體中,有一絲不掛的、有披著薄膜質衣衫的、有穿黑色短背心的,還有穿上黑紅兩色燕尾服的成蟲!

  值得一提的是,台灣欒樹因為美麗,所以被引種到世界各地,因為適應力強,它們在當地歸化了;也因為隨遇而安,它們在當地野生化了。因此,在世界各地,都可以看見台灣欒樹的身影。

  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