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6

 

 

科技與生活










文/普泉精舍護法會副會長、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洪文斌(傳承)


  2016年的一場人機大戰,圍棋軟體AlphaGo以4:1擊敗世界圍棋棋王李世乭,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簡稱AI,大陸譯為人工智能)好像橫空出世的新科技一般,突然爆紅,而它所使用的核心技術——深度學習,也成為各方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。到底AI是什麼?為什麼會受到如此的青睞?

  AI的研究並非始於今日,幾乎可以追溯到電腦發明的年代。現代所使用的數位電子計算機(俗稱電腦)的發明,肇始於二次大戰期間(1939-1945),例如當時英國所發明的電腦,就用來破解德國的密碼。由於具備有可程式化與高速計算的能力,人們就憧憬著電腦除了計算能力之外,是否還能更聰明些,具有類似人類的智慧與能力。於是在1940-1960年間,來自各種不同領域的科學家(包含有數學、工程和心理學等),開始探討製造人工大腦的可能性。

AI研究模擬人類認識能力

  以佛法來說,人們認識外在世界是透過內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接觸外六塵(色聲香味觸法)而產生六識(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)。因此,AI的研究,不外乎透過種種感測器模擬前五根,以接收外在的五塵境界訊息,和應用數學邏輯或大腦神經運作來模擬第六根——意根,以對應已知的資訊,然後設計出種種演算法,處理所蒐集的資料,以模擬人類的了知認識能力。例如:電腦視覺的研究,即透過照相機或攝影機模擬人的眼根,以對應外面的色塵境界(影像),然後根據需求,而研究出各種不同演算法以辨識種種不同的目標。相同地,模擬耳根的有語音辨識,模擬舌根的有語音合成與語音助理,模擬身根的有種種機器人和機器手臂,模擬意根的有邏輯推理、神經網路、和機器學習等研究。

  一般認為,1943年由McCullock和Pitts藉由了解大腦神經元運作原理,而試圖建立的數學模型,為開啟AI研究的先河。1957年,Rosenblatt依據此模型,自訂調整神經元之間連結強度的學習規則,而成為有名的感知器(Perceptron)。1960年,Widrow和Hoff更利用數學的梯度下降法能推導出學習規則的原理,而使神經網路學習的發展之路更上層樓,這也是深度學習一脈研究的基石。

  1950年,傑出的計算機科學家Turing在其發表的一篇名為《計算機械與智慧》(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)的論文中,提出一個關於判斷電腦是否擁有智慧能力的測試。其方法很簡單,就是讓測試者和電腦透過鍵盤和螢幕進行對話,而測試者不知道跟自己對話的到底是一台電腦還是一個人。如果測試者分不清楚幕後的對話者是人還是機器,可以說電腦在測試中表現出與人相同或是至少無法區別的智慧,那麼這台電腦就通過測試,具備有人工智慧。因此,Turing被譽為人工智慧之父。

  然而,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一詞,是在1956年於美國所舉行的達特茅斯會議(註)時所確定的,同時也確定AI的任務。主其事的有McCarthy, Minsky和Shannon等人,也成為最早一批有成就的研究者。因此,這一會議被廣泛認為是AI誕生的標誌,也造成AI初期的蓬勃發展。

  一般界定,AI的研究有三波浪潮(如圖一所示)。第一波是在達特茅斯會議之後,大約在1957-1974年間,有很多研究,令人感到驚豔與神奇。例如:利用搜尋技術發明了幾何定理證明機、使用自然語言(英語)交談方式解決高中程度的代數應用題、設計出難以分辨是否與真人聊天的ELIZA程式,以及發展出戰勝西洋跳棋(checker)高手的博奕程式等。70年代,由於當時研究者過於樂觀,人們對AI期望過高,加上硬體上的限制與演算法的不足,只能處理小問題(toy problems)等,導致AI第一次陷入低谷。同時,Minsky對感知器無法處理基本的互斥或(exclusive OR)問題,而提出激烈的批評,使得神經網路的研究幾乎銷聲匿跡了十年。然而,此時期出現的符號邏輯與神經網路,分別為日後專家系統與深度學習的雛型。

AI研究的發展與變革

  第二波浪潮大約在1980-1987年。此期間實用的專家系統風靡一時,各公司爭相採用。專家系統是一組特定領域專家所制訂的規則,透過邏輯推演以回答或解決問題。著名的有Dendral系統,能夠根據光譜儀資訊,分辨化學混合物;MYCIN系統,能診斷血液傳染病;XCON系統,能夠依據客戶需求,自動選取適合的計算機系統配件。由於專家系統依賴專門的知識,因此也帶動了知識庫系統與知識工程的研究。此一時期也是神經網路的重生,Hopfield提出一種新型的神經網路,能夠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學習和處理資訊。另外,Rumelhart發明與推廣倒傳遞演算法,解決了互斥或問題,使得神經網路的研究再度火紅,在90年代,被應用於字元辨識和語音辨識等,獲得相當的成功。然而,由於專家系統的應用範疇有限,加上維護昂貴、難以升級,而神經網路受限於淺層(三層)結構不易突破,造成了AI再次陷入谷底。

  然而在1997年,IBM的超級電腦深藍(Deep Blue)戰勝了西洋棋(chess)世界冠軍Kasparov,帶來AI的復甦。第三波浪潮一般界定在2010年至今。伴隨著高性能電腦、網際網路、雲端計算、物聯網與感測器的普及,巨量資料的取得、儲存與處理變得相對容易,加上計算成本低廉,於是大數據、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儼然成為這一波浪潮的主角。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,由Hinton, LeCun和Bengio等人突破淺層神經網路的限制,提出深層(多層)的神經網路架構。因此,使用各種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演算法,從巨量的資料中,萃取其內在的知識,使得電腦在影像和語音的辨識上超越了人類,從而進入實用階段,並得到廣泛的應用,例如人臉辨識用於安保系統,語音辨識用於聊天機器人,醫療影像處理用於輔助診斷,道路影像辨識用於自駕車等。而AlphaGo也運用深度學習,經過不斷訓練,終於戰勝了棋王。

人工智慧 方興日盛

 

  因此有人說,AI的發展,第一波屬於推理期,第二波屬於知識期,第三波則屬於學習期。迄今為止,這一波AI的研究與應用仍方興未艾,甚至觸發了德國政府在2013年所提出的工業4.0計畫,又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(參閱表一)。嘗試透過AI技術,整合規劃、生產、銷售與市場,以提升製造與服務的品質。

  由於這一波AI的發展突飛猛進,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甚至超越了人類,於是有人擔憂,是否會發展出如科幻電影情節所描繪的機器人,具有超強的智慧而威脅人類;此種具有知覺、自我意識,能主動推理與解決問題的程式,稱為強AI。然而,科技再怎麼發展,也無法創造出人類的意識與智慧。目前AI的發展,例如AlphaGo只會下圍棋而不會掃地,而掃地機器人只會掃地而不會下圍棋,針對單一功能而發展,或許可以超越人類在該領域有更好的表現,但仍須由人類指揮,沒有自主判斷的能力,此種程式稱為弱AI。我們相信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,若能善用AI的研究成果,相信應該可以造福更廣大的人群。


註:
達特茅斯會議:為1956年暑假在美國東北部的達特茅斯學院(Dartmouth College)所舉行的六到八週的工作坊的簡稱,由當時任教於該學院的年輕數學系助理教授McCarthy所提議的一個計畫而舉辦的,該計畫全名為「達特茅斯夏季人工智慧研究計畫(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」,並邀請Minsky、Rochester和Shannon等人為發起人。在會議中,共同討論並確定AI的任務,例如:自動計算機、自然語言處理、神經網路、計算學理論、抽象、隨機性與創造性等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