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6
 
本期主题:忍辱第一道







佛如花果,众生如同树根,
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
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。
能忍,则慈心增长,恒为众生善友,
饶益众生,终成佛果。


启动生命的转变

文/普莲寺护法会谘询委员 传明


  近日为了自己想做的一件事征询同修意见时,得到不出意料的简短反应:「不中不日。」乍听之下,自己起了:「又来了,总是不赞同我的想法;说话的口气、方式就不能温和、理性一点吗?」的念头。当下马上觉察到自己起心动念了,还掉入向来对家人的惯性思惟,又随顺习气了。

  观照到此,尝试依着听闻的教理来止住妄念习气──忍住想反驳、回嘴的习气,努力保持静默;以师父常提醒的「这念心本自清净、收回念头、刹住妄想……」,如此反覆思惟,慢慢地心能静下来。体会到若不忍住当下这些不愉快的起心动念,就是随顺习气、轮回六道!迅速提起正念,思惟教理,不断劝发自己并落实「忍辱」的工夫,为的是改变、扭转生活中不断轮回的状态。

  经过这件事情,重新整理自己修「忍辱」的知见及落实的作法,亦即在平日面对境界时,自己要先忍住习气,继而提起觉性观照当下的起心动念,接着反覆思惟平日薰修的教理,思惟清楚了,就能让自己在事件中做出正确、良善的决定。如此借由佛法的薰修,了解自我的转变,先要从忍辱工夫练起,有了忍的工夫就能观照、思惟,然后改变轮回状态,启动生命的转变。同时,借由忍辱进一步观察到「歇即菩提」的道理。但烦恼、妄想、习气真的坚固难除,所以提醒自己要借境返照、审视及淘澄无明习气,如此才能向上提升。

  《佛遗教经》云:「忍之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。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」面对种种境界时,忍住自己的起心动念、无明,时间久了真的能逐渐减轻妄想、烦恼、执着,成为真正有力的大丈夫,这也才算是开始修道。

  佛法的真理,让弟子从落实中体会到佛法的深远及浩瀚无边,此生能于正法道场听闻善知识的开示及化导,诚何其有幸!弟子谨记见灯大和尚的殷殷叮嘱──「要深化修行、不得少为足、要深入经藏」,深信如此做,一定能够远离颠倒妄想、回归本来面目。效法大善知识们所发的誓愿「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行愿无有穷尽」,生生世世依教奉行,与一切众生共证菩提,以回报三宝、善知识、众生之恩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