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5
 
本期主题:从防意如城开始谈防疫







六根对六尘,妄生分别而有轮转,
欲求安乐,当制六根。
摄念在心,以正念为护命铠;
防意如城,内心无毒,外毒不受,
定慧如如心自安。


善调身心 无碍自在

文/普宪精舍住持 见医法师


  二○二○年初,新型冠状病毒爆发,随着疫情迅速扩大,全球进入了对抗病毒的防疫大战。不少人,因为停工、停课或自主管理暂时失去自由。配合防疫的这段停课期间,有学员提问:「为何一停课,心里便觉得开始发慌?」当我们很忙的时候,会告诉自己,如果可以有一点时间,一定要做些什么;但真正有了闲暇的时间,又常会觉得无聊,不知道该如何是好?若不懂得反省,便会将这些感受,归咎到外境或是别人身上。

  黄檗希运禅师云:「凡人多谓境碍心,谓事碍理,常欲逃境以安心,屏事以存理。不知乃是心碍境,理碍事。但令心空,境自空;但令理寂,事自寂,勿倒用心也。」身心不安、患得患失,并不是缘于疫情的影响,而是习惯向外攀缘的心,当失去依靠时,便无法作主,身心不调,产生苦恼。经云:「弓师能调角,水人能调水,巧匠调其木,智者自调身。」有智慧的人懂得善调身心,调身可以抵御病毒,调心可以令自己免于陷入疫情的恐慌当中。所以平日能善调身心,才能在任何环境中,处之泰然。

善调身心 少欲知足

  记得在佛教学院薰修时,周末除了出坡外,就是自己的用功时间。有一次,急着想将作业完成,但不知为何,心总是静不下来,于是放下手边的功课,拿起清洁工具,准备将自己寮房好好清整一番。就在打扫的当下,忽然觉性现前,体悟到原来就是这个,佛法是──现在进行「事」。禅宗祖师说:「挑柴运米,无不是神通妙用。」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情,都可以是修行,当自己执着于背经、写作业才算是用功,才没有浪费时间,这又落入了法执,能安住在每个当下,才是真正的用功。

  佛法有云,调五事为修禅定之前方便。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善调身心?过去佛曾为波斯匿王说法:「人当自系念,每食知节量,是则诸受薄,安消而保寿。」系念便是安住正念,平常训练自己,养成做定课的习惯,借由诵经、持咒、打坐、礼忏等善法,能令心得到安定,养成念念善法的习惯,就不会常常觉得患得患失、无所事事。

  调身,除了运动及适当的休息、睡眠之外,平常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所谓「民以食为天」,生命必须依赖食物才能得以生存,但过量的饮食,会造成身体的负担。佛法云:「饮食知止足,常乐在空闲。」除了不宜过饱,轻淡的饮食,少油、少盐,才是养身之道。淡薄对味道的感受,更能提升精神生活,降低对物质的追求,少欲知足,实则保健延寿的良方。

慈悲利他 心安无碍

 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节,最近一些鸟类在精舍附近筑巢,成鸟耐着性子不分昼夜地轮流孵蛋,为了培育下一代,愿意牺牲自由,这是众生皆有佛性的展现。相较于近日各国的防疫状况,很多人因为封城不能外出,而感到无聊,实则当我们能想到成就别人、利益别人的同时,自己的一点自由,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如同诸佛菩萨的大慈悲愿心,「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」多一点利他的想法,少一点个人主义,心就能安住,不容易为外境所扰。

  透过平日善调五事──「调身、调心、调息、调饮食、调睡眠」,做一分得一分,善调身心,不断地净化、提升;把握每个当下,从日常行住坐卧中,训练自己定心、净心、明心,将修行落实于生活当中,更发广大菩提心,最后销归自性。如此增进修行资粮,不但时时都能保持清明的心,作自己的主人,更重要的是如此用功,道业必能有所成就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