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4
 
本期主題:臨危不亂的智慧







修止,以止息妄心;修觀,以破惑證真。
善修止觀而安住,面對境界心自朗然,
止觀雙運,定慧圓融,
自能臨危不亂,隨緣自在。


方寸不亂 應當學

文/普得精舍住持 見見法師


  三國徐庶,西蜀謀士,正史記載徐庶得知母親為曹操所縛,於是辭別劉備言:「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,以此方寸之地也。今已失老母,方寸須霺,無益於事,請從此別。」追隨劉備成就王霸之業是徐庶心中的大願,但因母親一事心頭大亂,只能放棄。「方寸須霺」,即是成語「方寸已亂」的典故,因為心亂了,無法思考、無法有所作為,「無益於事」,只好「請從此別」,「遂詣曹公」。

  後來如何,史書沒有明確交代,只略知徐庶在曹營並未受重用,更不用提施展抱負。其人生轉變足以警示後人──境界現前,方寸須霺的嚴重後果,不可不知。

正念正智 轉危為安

  心是細微的,故曰方寸;影響是巨大的,所以有說方寸造大千。面對境界,這念心把持不住,隨著境界心緒飄盪,冥冥隨物,方寸亂了,如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,如水波蕩不得見面,如風中燈不得好照。」無法把事情看清楚,無法正確決策,當然也無法有效化解危機,人生向下的拐點於是現前。有人怪境界、有人怪命運、有人怪流年,有的人誰也不怪,但悶在心裡痛苦糾結「人生好無奈」,卻不知自己即是繫鈴者。

  《雜阿含經》中佛陀提醒弟子:「心動搖時,魔即隨縛;心不動搖,魔即隨解。是故,諸比丘,多住不動搖心,正念正智,應當學。」何者是魔?何者是危?何者是逆境?明顯地,是心念決定了一切。一切順己意時,心若貪著墮落,安樂之境是可以死人;看似時不我與、困難重重,心若安定不亂,則坎坷之境亦可以活人。

  佛陀將成道之際,魔來干擾,先送美女,再派千萬魔軍,發大惡聲,震動天地。然而菩薩「猶如蓮華在於泥水而無所著,如須彌山不可移動……其心澹泊而無增損。」無數劫以來,菩薩修練這方寸之地,於是可以宣誓:「假使三千土地所有境界,皆滿中魔各各執劍如須彌山,不能搖動吾一毛矣,況欲害乎?吾心堅強終不傾移。」言畢,美女瞬間老朽更「即時滅去」,「群魔憂慼,悉皆崩散」。這是佛陀親自演示,當這念心禁得起考驗,能忍得不為境界所動亂,是大智慧、大禪定、大自在,必能有大力用,自然轉危為安。

止觀明靜 方寸不亂

  由此得知,世間的成就、人生的操之在己,乃至於危機現前能否輕騎過關,都取決於境界來時,這念心「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」。於是,如何能臨危不亂,是持續千古的話題──泰山崩於前色不變,是為將的治心之道;「卒然臨之而不驚,無故加之而不怒」是大勇者的過人之節;「斯是陋室,唯吾德馨」,更是文人冶鍊心中超然物外的自在。在在證明,回歸方寸,在心地上做工夫,「住不動搖心」,應當學。

  以是,佛陀出現於世所演所教的百千妙門,同歸方寸,方寸之地即修行之地,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外若著相,內心即亂;外若離相,心即不亂。」心要離相,則須聽法後勤修慧觀,藉由重慮緣真反覆觀想事相背後的真理,破除吾人心中積累深重的虛妄執著,行之苟有恆,遇境不亂的工夫「自芬芳」;而慧觀要能成就,則要先修止門以定心。

  所以《雜阿含經》云:「修習於止,終成於觀;修習觀已,亦成於止。謂聖弟子,止觀俱修,得諸解脫界。」止觀雙運,外離相即禪,內不亂即定,正念正智可以現前,於是可以決勝千里。延壽禪師云:「我學佛智,如佛用心,即止觀明靜也。」是以,佛弟子應以此謹記奉行,止觀明靜,方寸不亂,應當學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