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3
 
本期主題:修行處處是學習







菩薩為利益眾生,向五明處學。
不斷地學,更於生活中不斷落實所學,
時時返照自心,反省檢討,不斷地覺。
如此,道在日用中,
生活就是學習,生活就是修行。


廣學博究 圓證菩提--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

編輯部整理

  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。」人就是要不斷地學習,無論是在社會上、或者是修行學佛,都要廣學博究。因為一個人的品德、技術、學問,都不是一蹴可幾,必須要靠學習才能成長。

力學精勤 方成法器

  古人說:「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義。」磨製玉器時先要把玉切下來,可以切成方形、三角形或圓形等不同的形狀;每個人都是一塊玉、都是棟樑之材。玉切下來了以後,接著要看看這塊玉可以雕刻成什麼形象,例如一尊佛像、菩薩像、金剛像;就如同自己發願要成佛、成菩薩、成羅漢或緣覺。發了願以後,還要去實踐,經過一年、兩年、三年……早晚課誦、打坐、聽經聞法、反省檢討、精進學習,最後刮垢磨光,就能圓滿成就。古人講這些道理都是很實在的,經過這些學習的過程,我們的學業、道業、智慧、技能才能達到一定的水準。

  人有「先知先覺、後知後覺、不知不覺」,如同儒家所說,有「生而知之、學而知之、困而學之」。除非是先知先覺的聖者,否則一般人若不經過一番學習,也不容易有所成就。我們現在是困而學之,腦筋很遲鈍,要想把經論完全消化、了解、融通,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、磨鍊,才有辦法達成;我們的習氣煩惱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,也是如此,假使沒有經過長期的學習、磨鍊,心當中的煩惱沒辦法化掉。

  有的人對佛法一知半解,依文解義,認為佛法學多了反而成為障礙,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。例如有的人認為,修淨土只要念一句佛號就好,什麼都不要學,這種觀念也不對;念佛也要有智慧,持名念佛怎麼念?觀想念佛怎麼念?觀相念佛怎麼念?實相念佛怎麼念?這些道理都要知道;假使你不去博學多聞、不去廣學博究,念佛也沒辦法念好。

 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,佛的弟子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,經常跟在釋迦牟尼佛身邊,就是為了要廣學。尤其在現今這個時代,人們的思想觀念和過去不一樣,要想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更要學,除了佛法以外,還要了解現代的生活、學術思想,乃至於要學習日文、英文等不同的語言。

深入五明 行菩薩道

  佛法講,菩薩要向五明處學習,要通達一切方便法門,目的是以大慈悲心普度眾生。

  第一個是內明。內明就是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;師父說法,諸位聽法這一念覺性要圓明,要把我們心當中的見惑、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統統漏盡、化掉。怎麼去化?一個是檢討、反省;一個是定慧等持、念念分明。所謂定慧等持,心不動就是定,過去不要想、現在不要想、未來也不要想,一念不生、心不顛倒,這就屬於無為法;心定了以後,覺性還要存在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能作主,這就是慧。靜也能作主、動也能作主,經常保持定慧等持,自然就能把我們的無明煩惱化掉。

  除了內明以外,還有外明──醫方明、工巧明、聲明、因明,要以慈悲心學習世間上一切法門、一切技術。所謂「明」,就是要把這些法門學得很精通、高明,由精而明,世間法、出世法是一體的兩面,真正到達「明」的境界了,世間法就是出世法。

  怎麼說世間法就是出世法?以布施為例,假使心當中有執著,就會產生障礙;不執著,就不是障礙。布施是善法,如果執著布施,就只是福德;如果不執著布施,知道布施的目的是在捨除慳貪,把自己的貪心捨掉,這樣布施就變成無為法了。又例如學習世間的文學、科學,學了以後,以慈悲心運用文學、科學去做慈善事業、利益大眾,這樣世間法就變成了佛法;做了善法以後不居功,知道當下無能無所,這樣就成了解脫法門。所以世間法和出世法,確實是一體的兩面。就像我們用電,把電用在電燈可以照明,可以造福人群,這是無量的功德;但如果把電拿去做殺盜淫的事情,就招罪過了。這些道理我們都要廣學博究;假使不知道這些道理,認為這只是世間法,想要離開世間法,另外去找一個出世法、無為法,始終是找不到的!

  不但世間法要廣學博究,出世間法也要廣學博究。佛經裡面記載,佛是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」,三大阿僧祇劫都是在學習,就證明必須要廣學。廣學,什麼都學,學了以後還要博究,要有一個遵循的軌道。所謂「博而約」,先要廣泛地去研究,研究了以後就能通達,通達了以後還要「約」,把所學的一切道理歸納、會通,在日常生活上來實行。「博而約,約而精,精而明」,「明」就是歸於自性,到達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菩薩行。

依聞思修 融通解行

  佛法講聞思修三慧──聞慧、思慧、修慧。「聞」就是要廣學,經云: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。」從耳根聽聞進去,這就是「聞」,要多聽經聞法才能增長智慧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;中台山有男眾佛教學院、女眾佛教學院,學院設有大學部、研究所;各精舍有初級班、中級班、高級班、研經班……藉由聽經聞法,把道理弄清楚,這很重要。

  聞,不是左耳進、右耳出;聞了以後還要「思」,要想一想、要去研究,這個道理講得對不對?自己對這個道理了不了解?想一遍、想兩遍、想三遍……要把這個道理想清楚、要落實,不要含含糊糊、籠籠統統、迷迷糊糊,否則自己連路頭都找錯了;古德講,不要「籠統真如、顢頇佛性」,思惟要達到絕對的清楚、絕對的明白,才能達到絕對的智慧。

  思了以後,還要「修」。上上根機的人,在聞、思的當下就是「修」,在思惟當中就能斷除煩惱、解除心當中的心結,馬上就能大徹大悟、成道證果。《楞嚴經》告訴我們要解「六結」,眾生心當中有六結,透過聞思修,把我們六根、六塵、六識這十八界的結解掉,就成道了。如果是中根、下根的人,聞了以後,要在日常生活上慢慢薰習,稱之為薰修。

  儒家孔子也說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學習,要透過思惟,把道理融會貫通,運用在日常生活上,落實在身口意三業來消業、轉業,最後歸於自心。不要「讀死書」,不只是要把道理記下來,還要去消化它,每一字、每一句都要了解;進一步還要貫通,統統要歸於自性。什麼是自性?師父說法,諸位聽法這個心,看到外面的事事物物,不要攀緣、顛倒、執著,不要被外面的境界所迷惑,就是菩提心、覺悟的心,是這個道理。

  每個人心當中都有貪瞋癡三毒,這三毒要用戒定慧三學來淨化;而戒定慧三學,是從聞思修三慧得來的。由聞思修三慧,成就戒定慧三學;以戒定慧三學,對治貪瞋癡三毒;貪瞋癡三毒息滅了,成就我們身口意三業清淨;三業清淨了,進一步修習空、假、中三觀;由空、假、中三觀成就三德──般若德、解脫德、法身德;由三德成就我們法、報、化三身。這些道理都非常有邏輯、非常有智慧。

廣學諸法 會熟巧精

  人生要活到老、學到老。在生活上,一方面是修行、一方面是學習。佛法當中有八萬四千個法門,我們都要修。

  眾生有八萬四千個煩惱,所以佛法當中有八萬四千個法門;要通達一切法門,就要廣學、博究,就像醫師一樣,為眾生把脈,為眾生治病。所以我們要有大願,心量要廣大,心量廣大就能把我們的願行擴大。大願是從大悲心產生出來的。心當中有大悲、大願,想要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要達到這個目的,就要去實行;要實行,就要廣學、博究。假使不去廣學博究,怎麼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?就像醫生為人治病一樣,要知道眾生的種種病症;知道病症以後,還要懂得運用種種藥方,要知道怎麼樣去配這些藥、開這些處方。佛是大醫王,我們向佛學習,要想達到像大醫王一樣能夠治病,就要廣學、要博究,博究了以後要歸納,歸納了以後,心當中要保持正念,這是最重要的。

  學習有四個層次──「會、熟、巧、精」。第一步要學會,上課的內容統統要了解、理解,這就是「會」。會了以後要「熟」,把它念熟、複習熟悉,否則過了兩三天就忘光了,所謂「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」,熟讀了以後背下來,背一百遍就不會忘記;背了以後要消化,一字一句都要了解,要知道其中的道理。熟能生「巧」;最後達到「精」,融會貫通、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,也稱之為「三昧」。所謂個中三昧,開車可以達到三昧、學習語言也可以達到三昧,像開車達到熟練、精通了,就可以很輕易掌握方向盤。假使沒有經過這些階段,學出來都只是半吊子,很快就忘記了,沒有什麼用;能夠依著「會、熟、巧、精」的原則去學習,將來就是人才。

  學習不要眼高手低、空腹高心,要有恆心、信心、耐心。禪宗祖師說:「不是一番寒徹骨,爭得梅花撲鼻香?」再苦都要忍耐,這樣才能學有所成。希望大眾本著所學的道理,在日常生活當中來磨鍊,最後銷歸自性。

  佛法有深有淺、有事有理。一個是事、一個是理,根機不好的先從事上入,根機好的先從理上入,最後事理圓融。這些道理都很重要,我們要深化、落實,透過聞思修三慧把所學的道理貫通,運用到日常生活上,來契悟這念心、來返照自己的本心、來轉識成智,這就是我們聽經聞法、學習的目的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