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1
 
本期主題:離苦得樂之道







眾生不識苦,不知解脫之道;
不得自在,沉淪生死。
故世尊三轉四諦,
揭示生死流轉之因,離苦得樂之法。
知苦、斷集、慕滅、修道,
轉煩惱生死苦之因,得菩提涅槃樂之果。

解脫正道

文/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  見慕法師

  苦,世人所厭離;樂,世人所追求。從古至今,人們無不追求快樂、遠離痛苦。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夠離苦得樂呢?

  欲離苦得樂,首先要知苦。所謂:「千人千般苦,苦苦不相同。」佛法將種種苦約略歸納為八苦──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愛別離苦、求不得苦、怨憎會苦、五陰熾盛苦;從古至今,上至達官顯要,下至販夫走卒,無人能倖免。然而苦從何來?苦,是起惑、造業之結果;亦即現在的苦果,是過去種的因,集合過去的善業和惡業,而有現在的善報、惡報。

苦樂由心 因果昭然

  何謂快樂?世人追求財色名食睡,認為五子登科是快樂的,抽菸喝酒、擁有名車豪宅是快樂的,福祿壽具足、子孫滿堂是快樂的……但是,仔細思惟,這些快樂終有消逝的一天,當面臨改變的時候,還會感到快樂嗎?更何況在追求的過程中,造了惡業,惡業果熟,終要受苦,還有快樂可言嗎?也有人認為自己不貪求身外之物,追求人生自在,要吃就吃,要喝就喝,以為這就是達觀。殊不知,這表面上好像沒有苦,但心當中還是有微細的生滅念頭,於心仍是不得自在,猶有行苦,哪有快樂可言?

  既然如此,何以眾生仍汲汲追求?因為在順境中有快樂的感受,但一般人不知樂受有壞苦,不苦不樂受有行苦。事實上,苦受和樂受是由於心的分別和執著而產生,也是虛妄不實的。眾生不覺,執為實有,因此在苦樂當中,輪迴不已。

  要如何才能達到究竟安樂?諸佛常法──四聖諦,為眾生揭示離苦得樂之道。「諦」者,真實不虛;四諦,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依之修行,能夠解脫煩惱,成就道業。過去,佛陀弟子畢陵伽婆蹉尊者聞佛開示四諦之理,專注思惟,於行腳途中,不慎踩到毒刺,舉身疼痛。尊者馬上回光返照:痛,是苦,但是誰在痛?能知痛的清淨心並無痛覺,難道一身有兩個覺性嗎?如此不斷思惟,得知「痛」的感覺只是生滅的現象,而能知能覺的這念心,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,由此「攝念未久,身心忽空」,證阿羅漢果。

深明四諦 轉染為淨

  所謂「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」回頭!「頭」是指念頭,這一念心迷惑、顛倒,造了惡業,就墮入苦海當中;相反的,只要把迷惑的念頭轉過來,馬上就從苦海中解脫。所謂「滅」就是寂滅,這念心由染污轉為清淨,煩惱滅盡,達到寂滅安樂的境地,稱為「涅槃」。「涅槃」是至善至樂的境界,具足常、樂、我、淨四德,是修行學佛的最高目標,為聖者所證的境界。而要離苦得樂,證得涅槃聖果,就要精進修道。「道」,廣而言之是三十七助道品,略而言之是八正道──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透過修習正法,幫助我們契悟涅槃。

  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果不離因,因不離果;有為法不離無為法,無為法不離有為法。」因此欲達涅槃的寂滅境界,不在等待未來的果,而是在當下這念因心上努力;如果不從這方面去努力,必定要受三界的生死苦,無法出離。當下這念心沒有貪心、瞋心、癡心、慢心、疑心,寂靜不動、清楚明白、定慧等持就是涅槃。達到此境界,才是真正的快樂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