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1
 
本期主题:离苦得乐之道







众生不识苦,不知解脱之道;
不得自在,沉沦生死。
故世尊三转四谛,
揭示生死流转之因,离苦得乐之法。
知苦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,
转烦恼生死苦之因,得菩提涅槃乐之果。

知苦断集 慕灭修道--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

编辑部整理

  四谛是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,明白四谛的道理,知苦断集、慕灭修道,就是正见。

明四谛理 具正知见

  我们这个人生就是苦,「知苦」,就是要知道有种种苦;而且这些苦果,不是上帝给我们的,不是佛菩萨给我们的,不是这个社会制度不好,不是任何人为因素所造成,也不是任何人给我们的,这都是我们过去种的因、现在所感的果。集就是因,由于过去种了苦的因,所以现在有这个苦果。知道这个道理,就要「断集」,绝对不要再种苦的因,否则就是恶性循环,始终没完没了。

  「灭」就是涅槃,涅槃不是指「死」,而是指「寂静」,证到涅槃是最快乐的,所以要「慕灭」。涅槃不是求来的,想要证到菩提、涅槃,一方面要寂静,二方面还要断烦恼。众生就是因为心中有贪、瞠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六个根本烦恼,心不寂静,因此无法达到涅槃的境界。所以要想脱离种种苦,证到涅槃,就必须要「修道」,把我们的贪心、瞠心、痴心、慢心、疑心、邪见六个根本烦恼化掉。佛法中三十七助道品,就是一种方便,透过这种方便法门,帮助自己断惑、破执,断了见思惑、破了我执,就能证到涅槃的果位。

  世间一般人,不知道寂静、涅槃才是真正的快乐,反而把吃喝玩乐、花天酒地,当成是快乐,这就是错误的观念;因为知见错误了,起了执着、起了邪见,起惑、造业,最后就要受苦。所以知见一定要正。

  凡事依据四谛之理来观察、作为,就是正;否则就是邪。苦谛就是苦果,集谛就是苦因;要脱离这些苦果、证到寂灭涅槃,就必须要修道,这就是一个逻辑、一个知见。我们要以四谛为正见,正知正见就是一条契悟菩提涅槃的心路。自己检讨反省,看看自己的知见是不是与四谛之理相应?如果对四谛还有一点点怀疑,我们的知见就应当要修正;有了正见,这条菩提路、涅槃路就找到了,否则我们始终都是在苦海当中,找不到一条路。

  人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因果,世间上的一切苦、乐,都是有因有果,离不开因缘果报。由于过去种了苦因,今生就一定要受苦果。苦果现前的时候,没有别的,就是要面对现实、要忍耐;除了忍耐以外,还要提起精神,积极修行、修道,这就是正知正见。

依闻思修 正行四谛

  佛法讲「闻、思、修」,「闻」,听到苦集灭道的道理,有了正知正见,然后要依据这些道理来「思」惟,例如依据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来思惟,这就是正思惟,这样的思惟就是清净的,就没有烦恼;相反地,假使坐在这里打妄想、无聊,心猿意马,乃至心中所想都是邪知邪见、都是错误的思想观念,思路错了,往后步步都错。所谓「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」,就是这么一念之差,走了错路,将来就相去十万八千里。

  我们这念心要正,心中没有贪、瞠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,只有戒、定、慧,只有三十七助道品,只有世间、出世间一切因果的道理,时时刻刻都要有善念、有正念,这样就是正思惟;有了正思惟,讲话、做事就会正。

  进一步还要「修」,修三十七助道品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……佛法告诉我们,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修:第一,要修一切善、断一切恶,就有福德。第二,要博学多闻。第三,要修习禅定。

  修行,要忍耐,要发大心、发大愿心,功夫是自己练出来、薰修出来的,如果没有功夫,福德、智慧、禅定都不会现前。古德云:「不是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?」修行不容易,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三只修福慧,才成就佛道。不论是禅、净、密、律,都是先苦后甜,吃苦才能了苦。

  经云:「有此则有彼,无此则无彼。」现在种因,将来一定有果;没有因,绝对没有果。现在种苦的因,将来一定受苦的果报;现在种乐的因,将来一定感乐的果报。现在我们修福德、修智慧、修禅定,这就是因、就是「有此」;将来福德成就了、智慧增长了、三昧现前了,就证到涅槃的果位,这就是「有彼」。证到涅槃,无始以来的生死一下就了了,这些都需要脚踏实地去努力。

  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,实在是一种逻辑、一种真理。我们找到这种逻辑,依据四谛的道理来闻、思、修,就能离开苦海,得到解脱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