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9
 
本期主題:轉念,邁向光明







「果因信如潮不爽,地獄天堂轉念間。」
善用此心,先以善捨惡,後以捨捨善。
學習至人用心的智慧,
面對境界,不將不迎,應而不藏,
人生自有無限光明與自在。
轉念當下即是光明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三年級 星如法師

  《華嚴經》云:「一切世間從緣起,不離因緣見諸法。」佛法講緣起,世間一切眾生皆是相互依存,關係密不可分。因此,面對生活中種種人事物,稍一不慎,作了錯誤的判斷,難免遭遇挫折。所謂「一念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,一念不覺,起惑、造作不善業,進而引發苦果。究其根源,就在當下這一念心。

  由此可知,離苦得樂的方法無他,從心開始而已。佛法當中的四正勤──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,便是一帖調心妙方。從中歸納出一個重點──起善念。當遇到困境,練習提起善念,如此嘗試一段時間,便會發現煩惱漸漸迎刃而解。

  事實上,任何事物皆有不同的面向。因此,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事物時,試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,找出其良善的一面,當看事情的視野不同,天地也變得更寬廣。反之,若我們遇事習慣抱怨,往往只能看到負面的部分,隨著念頭的相續,煩惱就像滾雪球一般,不斷地強化,最後壓垮正念,造成情緒崩潰。由此可知,苦樂決定在起心動念處。

  明朝有位袁了凡居士,因為一位算命師推算出他的未來,隨著預言一一應驗,讓他覺得人生既已成定數,還有什麼好追求的?後來遇見雲谷禪師,在禪師的開示下,找到了改變命運的鑰匙──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。於是他發願修善,更以「功過格」記錄每天的善惡作為,來提醒自己。如此行善一段時間,發現算命師的話開始不準了,命運因為斷惡修善而改變。因此袁先生更篤實行善,並寫下《了凡四訓》以曉後代。此名著不但影響了許多人,也印證了佛法的真實不虛。

  捨棄惡念,起善念的當下,心即是光明,進而能影響身、口不再造作惡業。光明的人生,掌握在自己手裡。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曾說:「一方面要修善法,廣積福德資糧;二方面要修智慧,知道明辨是非。掌握住這兩個原則,人生就會愈走愈光明,愈來愈有福報。」

  實踐,讓我們增長對佛法的信心;信心,讓我們有繼續前行的動力。所以四正勤當中的「勤」很重要,勤就是不懈怠──努力實踐善法,遠離惡法,不與之相應。若能如此綿綿密密地用功,勤修善法、勤修智慧,建立良善的循環,人生便能撥雲見日,處處光明。最後更進一步,修善不執著善,安住中道實相,就能達到真正的清涼自在。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