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9
 
本期主題:轉念,邁向光明







「果因信如潮不爽,地獄天堂轉念間。」
善用此心,先以善捨惡,後以捨捨善。
學習至人用心的智慧,
面對境界,不將不迎,應而不藏,
人生自有無限光明與自在。
正向思考的光明人生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三年級 星淨法師

  從古至今,世人所追求的目標不外乎是人生的幸福快樂。但捫心自問,對於人生的快樂,我們能夠掌握多少?俗話說:「人生不如意事,十之八九。」如果世事大部分都未能盡如人願,那我們的人生豈不是暗淡無希望?其實不然。要得到真正的快樂,並不在於我們能否改變外在的境界,而是取決於我們面對事情的態度。所謂「態度決定高度」,每一次態度的抉擇,都會決定事情的結果,進而改變人生的趨向。

  古德言:「煩惱即菩提。」煩惱與快樂其實只是一念之隔。佛法告訴我們轉識成智的道理,就是透過「轉念、提念、化念」的方法,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事情。

  一件事情的好壞、成敗,取決於轉念的功夫。轉念,首先要相信佛法中因果的道理、因緣的法則,進一步對人生的真相有如實的了解。在遇到境界的時候,透過思惟佛法的道理,不隨順自己慣性的想法,並用積極的角度去看事情,如此即能化被動為主動,將束縛自己的執著煩惱化為成長的契機。

煩惱菩提 無有二相

  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。一件事情,若從負面的角度看,它就是苦惱,心就容易隨之浮動、散亂;但是若從正面的角度去思惟,它就是快樂之源。

  唐朝名相魏徵,是有名的政治家、文學家,他不但很賢能,而且也很有德行。即便如此,還是有人上奏唐太宗,告他欺君誤國。唐太宗信任他的宰相,對這些控訴感到疑惑,就問魏徵:「像你這麼賢能的忠臣,為什麼還有人寫奏書來詆毀你?」魏徵用了一個譬喻稟報唐太宗:「春雨如膏,農夫喜之,而行人惡其淋漓;秋月似鏡,佳人喜之,而盜賊惡其光輝。」春天的雨對農夫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好事,對路人來說卻是一種不便;秋天的月如光明的圓鏡,對佳人才子而言是賞月的好時機,但竊匪反而覺得月輪太亮了,曝露了他違法亂紀之事。魏徵這麼一說,唐太宗對他就更信任不疑了。所以世間的好壞並沒有絕對的標準,完全取決於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。

  事實上,順境、逆境都可以是吾人向上提升的助緣。所謂「好事給他人,壞事自己反省檢討」,知道順境是在成就自己,而逆境是在磨鍊自己,無論處在任何環境,都用積極、向善的心態去應對進退,如此思惟,不但負面的想法不起,並且能夠以歡喜心去承擔任何事情。

順逆境界 增上因緣

  譬如在順境當中,我們應當心存知恩、感恩、報恩,所謂「得之於人者太多,出之於己者太少」,了達周遭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、眾人努力的成果。常生此想,就不會對自己的成就生起貢高我慢之心,也不會因此而得意忘形、失去正念,導致樂極生悲,得不償失。

  相反地,當遭遇挫折時,一般人總是習慣性地怨天尤人、推卸責任,甚至自暴自棄;如果能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不如意之事,把握因緣學習,向上提升,不但能夠減少自己負面情緒所帶來的痛苦,也為自己開啟了一扇機會之門。再者,可以學習反向思考,把所遇到的種種障礙視為逆增上緣,藉由這些逆緣磨鍊我們的毅力和耐力。透過轉念的功夫,我們必定能扭轉乾坤,化困境為福慧的資糧。

  知道這些道理後,更須時時刻刻提起正念,轉化我們的思惟模式。凡事以佛法的真理思惟,不隨著習氣妄想走,人生的危機即能成為轉機。不論遇到順境或逆境,用智慧心去面對,學習正向思考,以此藉境練心,不隨境轉,處處作主,人生必定充滿希望,朝向光明之道邁進。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