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3
 
本期主題:制心一處 無事不辦







「得一心人,所為之事皆能成辦。」
國事、家事、生死大事,事事一心,
一切時、一切處,不夾雜用心;
以滴水穿石之功,
成辦世出世間一切功德、事業。
心之所向 清淨無礙

文/普眼精舍研經二禪修班學員 傳芸

希望這念心之所向,清淨無有障礙,
關鍵就在於遠離妄想、執著,而這樣的心境,
正是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的道理。

  我是個醫療從業人員,由於職業的性質使然,進行醫療工作時,專心是我們的專業,無須刻意,自然而成。記得多年前,曾為一位法師執行醫療行為,沒想到,法師起身後的第一句話,竟然是「你剛才很專注!」令我十分訝異,法師如何感受到我的專注?


浮雲遮日面

  由於這樣的因緣,我開始仔細地觀察自己在醫院裡整天的狀態,才發現我在工作的時候,很專注,心中沒有妄想、昏沉、無聊與無記,不正是教授法師在課堂上所教導的保持覺性嗎?

  加上有好幾次一心專注的經驗,自己都是在心不顛倒、煩亂之下,順利完成了當天排得滿滿的約診,那時候也特別能感受到彷彿置身於虛空當中,當下這念心非常自在、開闊。由於自己的專注,展現出來的自在、寧靜與喜悅,連周遭的同事也都能感受到!

  當時我以為只要在工作、執行醫療行為時,可以全神貫注,就是一種定力,既然如此,專注對自己來說有何困難?然而靜坐時,排山倒海的念頭迎面而來,讓人疲於應付,卻使我困惑。因此學佛的前幾年,內心竟莫名地抗拒靜坐。

  離開工作之後,依舊從未與這種清明的心境相應。隨著薰修佛法時間日久,知見提升了,逐漸明白單一的工作環境、單純的身分,以及熟悉的醫療領域,要保持專注,相對來說比較容易。然而這個專注實在太粗,無法覺察到念頭的念念遷流,且注意力依靠在塵境上,無法站得久,並非真功夫。


靈光常現前

  直到擔任禪修班學長執事,再次重慮緣真止觀法門,才開始認真靜坐。妄想雖然如影隨形,這時以「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」的法語,幫助我在動中,保持安定、沉靜,同時藉由執事的磨鍊,提起覺性,不斷地往內返照,淬鍊自己,微細觀照起心動念,提起放下,放下後再提起。如此由理入事,由事返理,內化知見的當下,更深入練習收攝六根,用正念調伏習氣,讓分別執取愈來愈少,心也愈來愈清楚明白、作主。

  有一次,與孩子有爭論,一言不合,孩子甩門而出,我觀察到自己的心,雖然較以前能安住,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,但仍然起了負面的念頭:「孩子太自傲,他一定會失敗」、「孩子不懂得感恩,自己的教育很失敗」,覺察的當下,我立刻停止這樣的心念,因為這種落入兩邊的心念,無疑是把自己與孩子一起推向煩惱的苦海當中。

  於是,轉念反省:「孩子為什麼會反應這麼激烈?」是不是因為言語不夠柔軟,讓他生起瞋心?沒多久,孩子來電告知去處,返家後,也主動與我對話,讓我深刻體會到心念是互相感通、相互招感。唯有覺知的當下,立刻放下執著,不落入分別,因緣自然轉變。

  《華嚴經》云:「若有欲知佛境界,當淨其意如虛空。遠離妄想及諸取,令心所向皆無礙。」如來清淨無礙的法界,真是令人嚮往!原來希望這念心之所向,清淨無有障礙,關鍵就在於遠離妄想、執著,而這樣的心境,正是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的道理。

  很感恩能夠來到精舍聽經聞法,以正知正見開啟自性光明,更感恩法師們無私的接引與護念,創造許多因緣,成就大眾的修行。期許自己生生世世精進持戒,攝念捨妄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以清淨無礙的定力與智慧,成就佛道!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