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2
 
本期主题:坚住正念 随顺觉性







经云:「菩萨摩诃萨,入出往来心不迷谬,
恒时安住正念正知。」
正念犹如铠甲,
守护三业,不令违犯;
觉性统帅,
八风现前,惺惺寂寂,
一念到底。

随处作主 立处皆真

文/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星净法师

  释迦牟尼佛曾经在法华会上明示大众,诸佛来此世间的一大事因缘,是为了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开、示、悟、入佛之知见。什么是佛之知见?即是众生本具的佛性。

  古德云:「只贵汝知见,不贵汝行履。」当我们对于本具的佛性,建立起正确的知见——明白人人都有佛性、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,就能对佛法、对自己的佛性生起信心;进一步认识、契悟本心本性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就能开启成佛作主的圣道之门。

不缘境 当下是

  我们本具的佛性在哪里?古德云:「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,在鼻辨香,在口谈论,在手执捉,在足运奔。遍现俱该沙界,收摄在一微尘。」简单来说,佛性就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这念心。既然人人佛性本具,为什么我们没有与诸佛如来相同的神通妙用,反而随业流转,在六道轮回中沉沦不息,妄受诸苦?因为我们虽有本具的佛性,却为妄想执着所障蔽,不能彰显本有的灵明妙用。因此修行学佛就是舍妄归真,把心中的贪、瞠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等烦恼转化,回归到这念清净心。

  所谓「心性本具,人皆可顿,当下即是,个个成佛」,不用向外乞求,只要直下承担,安住在这念心上,坚住正念,随顺觉性,不起妄念,不落昏沉,也没有无聊、无记,时时刻刻保持无念,便能与本具的清净心相应。

  究竟什么是无念?如何随时随地都保持无念?六祖惠能大师云:「知见一切法,心不染着,是为无念。用即遍一切处,亦不着一切处。但净本心,使六识出六门,于六尘中无染无杂,来去自由,通用无滞,即是般若三昧,自在解脱,名无念行。」

  因此,无念并非像石头般没有觉知,而是这念心在动静、闲忙、顺逆、明暗等境界中,始终都能保持觉性存在,不随外境妄起爱憎、取舍、自他种种分别。换句话说,二六时中都能够让觉性现前,不被烦恼妄想所左右,自然就可以契入这念无住、无相、无为的心性。

平常心 真道场

  禅宗祖师有云:「搬柴运水,无非妙用神通。」或云:「平常心是道。」直接了当告诉大众,用功就是在日用当中,行住坐卧始终不离当念。所谓「一念不生真精进」,这念能知能觉的心,始终保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了了分明,如如不动,常寂常照,就是真正的用功,也是真正的精进。

  过去,有学人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如何修行、如何用功?禅师回答:「肚子饿了就吃饭,困了就去睡觉。」学人听了大为不解,认为一般人也是如此,若如此即是修行,又与世间人有何不同?

  慧海禅师进一步解释,世间人吃饭时不肯专心吃饭,总是东想西想;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,却在心里千般计较、思量,当然大不相同。我们若能效法祖师大德不攀缘六尘,时时刻刻安住在这念心上,自然不会被当前的境界所迷惑,如此一来,处处都是道场,十方皆是丛林。

  古德云:「参禅不即坐,工夫随处做,运水与搬柴,供茶并送果。黄梅尝负舂,东山曾执磨,作用尽真机,头头皆可悟。」只要我们深信佛性本具、人人皆可作佛的道理,朝着菩提涅槃大道努力,始终坚持在这念清净心上用功,无论动静闲忙,落实「念念从心起,念念不离心,念念归自性」,站得住、站得长,一路到底。当因缘成熟,就能豁破无始劫的无明妄想,亲证真如法身,彻见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

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