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9
 
本期主題:安心妙方──觀心無常







經云: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;觀靈覺,即菩提。」
凡夫心從朝至暮,
念起念滅,執妄為真,患得患失,故有輪轉。
即今始覺,將心返照──
妄念任自滅,真常露騰騰。

似真卻非真

文/見葩法師

  凡夫眾生總是被外在的境界和自己的情緒牽著走,時而歡喜,時而悲泣、瞋惱。修行學佛明白返照自心的道理之後,是否曾經靜下心來想想,一天當中我們有多少念頭生起、滅去?又曾否真正觀照內心世界中,喜怒哀樂的情緒是如何生起,又在何時逝去?

  生活中,面對種種人事物,無論在職場、校園、家庭乃至於道場,我們都以為眼前的境界,乃至於當下的內心感受是真實不變的──可以從此快樂很久;抑或再也開心不起來。事實上,所有一切都是自己的妄想,既然是想出來的,自然也會滅去。

  《金剛經》云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即便我們認為令我們歡喜的事件是真的,每次想到都可以開心很久,但事情已經過了,不論怎麼回想,都無法再回到過去,不再是那時的因緣,永遠不可能還原當時環境的溫度、濕度;事件中的人物也不斷地變化,體內的細胞代謝又生成,在在都不是彼時的主角,早已人事全非。

  孔子曾經望著川水而言:「逝者如斯夫,不捨晝夜。」我們的念頭就如同川水般日夜流逝,無有一刻能真正停留,生氣、難過等感受,都是生滅的,因緣過了,氣消了,也不再傷心難過;但我們總誤以為念頭、情緒是真正的自己,終日為內心的喜怒哀樂、生生滅滅的念頭而搖擺不定,始終無法安住。如果提起正念,把心收回來,向內返照,反問自己,是誰在生氣、難過?瞋惱的情緒從何而起?當我們返照之時,瞋念早已滅去,生氣的又是誰?瞋念到哪去了?

  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生時無來處,滅亦無去處,是故名無常。」最初的情緒從哪裡開始呢?又去哪了?何時滅了呢?都找不到。如此一來,便知情緒亦非真,只是誤以為是真實存在,而為之喜、為之悲,甚至錯認這個就是自己。如果此時開心的是我,悲傷的也是我,當感受情緒滅去之時,我又在哪裡?

  昔日,二祖慧可大師祈請達磨祖師賜與安心法門。達磨大師云:「將心來,與汝安。」二祖大師找尋良久後云:「覓心了不可得。」妄想紛飛的心在哪?找不出來。達磨大師隨即明白告訴慧可大師:「與汝安心竟。」

  不論外境如何變遷,唯有當下能知、清楚明白,沒有煩惱、妄想、執著,不起分別的清淨心,才是真正的自己!

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