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8
 
本期主题:方寸之间天地见







「世及出世间,一切由心造,
犹如工画师,巧善皆成就。」
成也由心,败也由心,
一念回光,无限宽阔,
方寸之间,洞彻天地。

随顺觉性 豁达自在

文/普粮精舍夜间研经一禅修班学员 传敬

  中学时期,每当读到有「诗佛」美称的盛唐诗人王维〈终南别业〉:「中岁颇好道,晚家南山陲,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。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,偶然值林叟,谈笑无还期。」这首诗时,心中便兴起一股向往之情。对我来说,「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」,是何等豁达自在的人生境界。

  由于同修喜欢亲近道场,因缘际会之下,接触了中台禅寺,开启了我们禅修学佛的契机。初初开始听闻佛法时,每每被经文中的名相所困惑;然而在教授法师的详尽解说下,明白经文义理后,也从中有所体悟,内心因此法喜不已。

  随着展读《金刚经》,在浅显易懂的经文里,「尔时世尊食时,着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,于其城中,次第乞已,还至本处。饭食讫,收衣钵。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体现觉者体悟到万法皆依心性、因缘果报之理而运作,一切皆是空性,无有分别,也清楚了知开悟的圣人,生活与常人并无二致,差别就在于对心性的觉悟层次不同,诚如《金刚经》所云:「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,而有差别。」

  尽管知道生、老、病、死是每个人在世间必经的过程,也是修行的一堂重要功课;然而平日忙碌于医疗工作中,心里总还是希望一切都能如自己所愿:可以完美地处理每位病患身心所遭逢的病痛与苦恼。因此当结果不如预期,就免不了心有挂碍、执着,乃至于起了瞠心、烦恼。

  当身心长期处于高压且不如己意的生活里,无形中,让自己增长了更多无明烦恼以及执着。不知不觉地,心也跟着生病了。庆幸的是,因为有佛法的薰修,在禅修班的课程里,教授法师谆谆叮咛,要注意每一个起心动念。

  因此,自己也开始学习时时刻刻觉观、觉察、觉照、觉悟,透过检讨反省,将内心烦恼、挂碍化除。试着面对境界时,当下不起恶念,只起善念,同时,不执着所修的善法,慢慢地销归自性,心中沉重的负担才得以一一化解。

  随着对于因缘果报的道理,更加地清楚明白,自己遇到现实中种种的境界,便能以师父教导的中道实相知见坦然面对,让自己安住。因此很希望大众一起来发心、发愿,学习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,以及祖师大德解脱的「觉」招,即使尚未开悟,也能随顺觉性,时时觉察、觉照,自在步红尘。

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