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8
 
本期主題:方寸之間天地見







「世及出世間,一切由心造,
猶如工畫師,巧善皆成就。」
成也由心,敗也由心,
一念回光,無限寬闊,
方寸之間,洞徹天地。

心生萬法

文/普糧精舍夜間中級禪修班學員 傳煦

  當今社會亂象充斥,只論他人是非,不懂反省自我,心念始終焦躁不安,無法沉靜。近年知見錯誤的網路留言,更牽動著社會大眾的情緒,造成社會動盪,引發貪瞋癡,甚至因此造作殺盜淫等惡業,屢見不鮮;由不清淨的思想發動行為,行為造成業力,招感的就是不良善的果報,然而心念是最大關鍵,因此,正本清源的方法就是淨化人心。換句話說,修行即是要從起心動念處修。

淨化自心 福樂具足

  古德云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唯有提起覺性,化除煩惱習氣,才能安定身心,透過聽經聞法、禪修靜坐,端正知見,改變自己的心念。當心念淨化了,幸福與快樂也隨之而來。

  二○一八年春季,耶魯大學開設了「心理學與美好生活」(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)課程,協助學生建立培養快樂的認知基礎,輔以行為改變,包括養成良好習慣、不拖延耽擱、懂得感恩,以及增加人際互動等具體的改變作為,進而獲得更快樂、更滿意的生活。意外地,成為創校三百多年來最受歡迎的一門課。

  課程當中,設計一連串的作業,從「去除不會讓我們快樂的因素」、「每天深思十分鐘」、「良善的人際互動」,到「每天記錄值得感恩的人事物」等,都是在幫助學生創造正面的思想及行為,這正與佛法的修行知見相互呼應。

  其中,藉由避免把時間塞滿、減少使用社群媒體、刪去負面的社群媒體等「去除不會讓我們快樂的因素」與「每天深思十分鐘」。前者與佛法「修行是減號」的觀念不謀而合,修行學佛即是以佛為學習的對象,透過反省檢討,修正、去除我們的煩惱習氣,遠離惡知識,淨化身口意三業。後者則是養成每天靜坐、深思十分鐘的習慣,靜下心來,讓心更為清明,縱使遇到艱難障礙,也能迎刃而解,即是佛法中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的道理。

慈心平等 修善斷惡

  此外,「良善的人際互動」與「每天記錄值得感恩的人事物」,貼近於佛法中慈悲平等與知恩、感恩、報恩的精神。在網路無國界、萬里訊息瞬間回的e時代,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,縱使家人或是比鄰而坐的同事朋友,卻各自低頭滑著手機,沉浸在個人世界,造成人際疏離。因此,藉由積極主動關懷他人、與人為善的人際互動,長養慈悲平等的胸襟,並且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「上報四重恩──三寶、國家、父母與眾生恩」,扭轉我們自以為是的傲慢與偏見,面對有情與無情眾生,皆能以慈悲心、平等心對待,不正是利他自利的菩薩行嗎?

  儒家說: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蘇格拉底也說:「認識自己的無知,就是最大的智慧」,這個道理古今中外都相同。薰修佛法之後才明白過去因粗心傷害他人,乃至於因為貪心、瞋心、癡心造作種種惡業而不自知。猶記得學佛前,被人責備一句,心中便起了瞋恨,以牙還牙方肯罷休;當時愚癡與輕慢,不了解外境是幻相,以假當真,天天與貪瞋癡三毒緊緊糾結在一起。唯有時時刻刻覺察、覺照,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,只起善念不起惡念,修一切善,而不執著一切善,明白諸法因緣生,當體即空,無有自性,了不可得,就能不生掛礙。

  當我們了解心生萬法,能善用這一念心,將所聽聞的佛法真理,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,以知恩、感恩、報恩的心面對一切,廣積福慧資糧,方寸之間,必能自在、詳和。


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