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8
 
本期主题:方寸之间天地见







「世及出世间,一切由心造,
犹如工画师,巧善皆成就。」
成也由心,败也由心,
一念回光,无限宽阔,
方寸之间,洞彻天地。

无处不乐邦

文/中台男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祈法师

  多年来,总不忘初初前往海外精舍发心,临行告假之际,开山祖师慈悲提醒:「要有达磨祖师东来弘法的愿心。」

  在精舍发心时,居士常问:「台湾比较好?还是美国比较好?」「精舍好?还是本山好?」此时总会想起开山祖师的谆谆教诲,也自我提醒:此行所为何来?为修菩萨行而出家,为菩萨行而远渡重洋,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菩萨道,因此台湾、美国,精舍、本山……处处都是修行的好地方。

  然而修行的诸多挑战,却不时地考验着,有时忍不住也想逃境安心。《金刚经》云:「诸菩萨摩诃萨,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」明白揭示菩萨行的要诀,就是时时刻刻要清楚明白、作主,不住着在六尘境界。若能信得实,行得到,就能不被物所转,即是菩萨住世,反之,就是苦恼的凡夫众生。

  明朝憨山大师,中年时因朝廷逼迫,流放充军于广东,曾自述偈云:「缁衣脱却换戎装,始信随缘是道场,纵使炎天如烈火,难消冰雪冷心肠。」充军期间,他念念不忘修行,念念不舍众生,对大师而言,无处不是修行道场,无时不是济度众生的时节。由此可知,只要能深信佛法的道理,心怀菩萨愿行,念兹在兹,就能不随境转。

  修行有多途,归元无二路;一切修行最终都要回归心地,然而却也不妨碍运用方便法门,以彻见本来面目,究竟寂静安乐。《佛说无常经》云:「恒用戒香涂莹体,常持定服以资身,菩提妙华遍庄严,随所住处常安乐。」修行是否如法,可以用戒来检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,时时刻刻检讨反省,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三皈、五戒、菩萨戒等。再者,借由修习禅定:数息观对治散乱、慈悲观对治瞠恚、不净观对治贪欲……乃至于修中道实相观,让这念心时时练习清楚明白作主,如如不动,了了分明。

  更进一步,广修菩萨六度万行,修一切善,不执着一切善,如《金刚经》云:「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如此依循三无漏学,发菩萨广大愿心,但愿众生得离苦,不畏尘劳境界,了知外境皆是缘起性空,就能做到古德所说:「莫谓尘劳非佛事,原从苦海泛慈航」,自能心无挂碍,巧做佛事,法喜自在,无处不乐邦!
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