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8
 
本期主题:方寸之间天地见







「世及出世间,一切由心造,
犹如工画师,巧善皆成就。」
成也由心,败也由心,
一念回光,无限宽阔,
方寸之间,洞彻天地。

觉性──生命的掌舵者

文/中台男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祖法师

  修行是以正确的知见观念为前导,时时刻刻检讨、反省,透过种种加功用行,彰显本具的觉性,来为自己开创幸福如意的人生;若进一步契悟实相之理,亲见自性,更能成就菩提涅槃的解脱自在。

念起即觉 防患未然

  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曾开示:「师父说法,诸位听法的这念心,能知是非善恶、东西南北的这念心,就是觉性。」虽然人人都有本具的觉性,但是这念心若起了烦恼,就如同宝镜蒙尘失去了觉性,无法发挥作用,就成了不觉。

  觉性的运用,可分为先知先觉、后知后觉与不知不觉三种。先知先觉,即诸佛菩萨,契悟心性之理,能知因识果,知苦断集,圆满所愿;后知后觉,即是如法修行之人,虽然懂得心性,却无法驾驭,容易被境界所转,但知过能改,乐多于苦;而不知不觉,就是完全不懂心性的凡夫众生,沉迷于五欲境界,甘愿做欲望的奴役,大苦中以小苦为乐,流转生死,无有出期。经云:「纵此心者,丧人善事;制之一处,无事不办。」因此,想要翻转人生,就要从「起心动念」下手。

  〈观心铭〉云:「念起即觉,觉即照破,境来便扫,扫即放过。」起心动念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有没有觉察到。如果念头一起,马上发现,便可防患于未然,觉察如同消防警报系统,监测到火苗、烟雾,立刻鸣响警示;觉照好比是洒水系统,能立即扑灭火源,避免灾情扩大。因此,时时觉察、觉照,就能随时调整自己的起心动念,让心念与作为始终趋向正向、光明,自然招感良善的果报。

  人生在世,无论遭逢逆境、顺境,都要学习顺境不贪着,逆境不烦恼,但要如何做到?养成提起觉性的习惯。佛法云:「心生则法生,心灭则法灭。」透过观照每个当下的所作所为,增强觉性的力量,让觉察、觉照习惯成自然,日久功深,不管什么念头生起或境界现前,都可以觉察,并且立刻扫除。

  「扫」就是不对治、不理会,念头来让它来,念头去让它去,而不是讨厌或排斥念头。因为不理它,即是断除念头滋生与造作的助缘;若只是一味地抗拒,以念止念,始终念念相续不断,就像拍球一样,若继续拍,球还会再跳,始终没完没了,若不拍它,球自然就会停止下来。

惺惺寂寂 太平天下

  宋代性空妙普禅师云:「学道犹如守禁城,昼防六贼夜惺惺,中军主将能行令,不动干戈治太平。」修行人若能回光返照,时时保持觉性存在,在六根门头上对治、下功夫,好比中军主将能贯彻军令,始终掌控全局、严阵以待,把城门守护地非常严密,不让任何贼人有机可乘,自然天下太平。但是要做到不费一兵一卒、不动干戈,又能维持太平、安定的局面,就有赖于军队平时训练有素、纪律严明,而主将更要以身作则,部属才能唯马首是瞻。

  世界所有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呈现。佛法所说的因缘果报,并非要我们消极地听天由命,而是要靠自己积极地开创,依循众生皆具佛性、因缘果报及缘起性空的正知见,时时随顺觉性,断一切恶无恶不断,修一切善无善不修,度一切众生无众生不度,一旦播下良善的种子,就会结出良善果的实。

  因此,时时安住在正念、清净心,善用这一念心,就能掌握、改变自己的命运,真正成为生命的掌舵者,人生就会愈来愈有福报与智慧,当福慧资粮具足,自然做什么事都能水到渠成。
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