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6
 
本期主题:恭敬一切,人生更和谐







古德云:「君子无不敬。」
以虔敬之心,敬上谦下,
深信含生佛性本具,
敬人人敬──四海之内无不兄弟!
法界同安乐,
人生自是一团和气!


君子好恭 小人学恭

文/见昀法师

  
  无始劫来,众生因分别执着,于人我对待中常起种种轻心、慢心、嫉妒心,造诸身口意之不善业,横结恶缘,多起冤憎,自招祸患。古德云:「君子好恭,以成其名;小人学恭,以除其刑。」君子以其谦恭之德而有美名,凡夫如我等亦当勤勉学恭,以德润身,增长福德,自能消灾免难,化解人生中种种灾难与刑责之苦。

笃恭谨 福润身

  昔日,佛陀住世时,有一位长者的幼儿,被占相师预言不久将命终往生。忧心的长者遍访六师外道,为子寻求延寿之方,都无法遂愿。最后长者携子觐见佛陀,佛陀慈悲指示他们到城门口,顶礼所有进出城门的人。长者带着孩子依教奉行,此时,正好有一名鬼神,化身为婆罗门进入城门,见小儿向其恭敬顶礼,心生欢喜,便开口祝愿:「祝你长寿!」此鬼神原本乃受差遣,入城内欲取长者幼子性命,但鬼神有一常规:不能出尔反尔、言而无信。因此,既已祝愿小儿长寿,就不能失信,夺其性命,长者幼子便因其谦忍、恭敬的态度,远离了性命攸关的劫难。

  原来,欲求平安吉祥、消灾延寿,毋须寻访仙人、求取仙丹,只要履践佛陀的方便示导──以人人自性本具之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恭敬心待人处事,从中广结善缘、增长福德,化解冤结。以恭敬尊重一切众生的因地发心,成就「敬人者,人恒敬之」的善果,就能为自己开创光明良善的崭新人生。

凡众生 咸礼敬

  但究竟要如何做到无有分别、不论亲疏贵贱,平等地恭敬一切众生?经云: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,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。」若能思惟一切众生皆是我恩重如山的父母,过去父母生我前身,现在父母生我此身,自能视一切众生如长辈,敬重之情油然生起。

  佛陀一日在舍卫国,引领大众前往南方,行进中见到路边聚骨一堆,佛陀即向枯骨五体投地,恭敬礼拜。尊者阿难深表疑惑,佛陀说道:「此一堆枯骨,或是我前世祖先,多生父母,以是因缘,我今礼拜。」父母的恩德昊天罔极,为我等之敬田,佛陀以尊贵之身礼拜前世祖先、父母枯骨,教诫弟子们应当尊重恭敬一切前世今生的父母。

  进一步思惟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有佛性者皆当成佛。若能观一切众生,无论男女、尊卑、智愚,或迟或疾,皆为未来佛,自能恭敬一切众生,如同恭敬一切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。

  过去威音王佛时,有一位常不轻比丘,逢人即恭敬顶礼,并赞叹:「我至诚恭敬您,不敢轻贱您,因为您未来必将成佛。」有人笑其愚痴,乃至对其恶口骂詈打掷,常不轻比丘不改初衷,精进行持恭敬法门,临命终时,于虚空中,听闻威音王佛演说《法华经》,而得六根清净,并如闻转教,为大众演说。从前对常不轻比丘嘲笑骂詈打掷者,此时悉皆皈依。

  六祖大师开示:「内心谦下是功,外行于礼是德……心常轻人,吾我不断,即自无功;自性虚妄不实,即自无德。为吾我自大,常轻一切故。」故欲积累功德法财,毋须劳苦向外追逐,转念即是!

  面对一切众生,转轻慢心为恭敬心,视有缘相逢的同事、朋友、师兄弟,乃至路人,犹如面对至亲的父母及至尊的诸佛菩萨,就能成就无边善缘与甚深功德。因此,恭敬众生能令有情心生欢喜,又能令法界和谐安乐,实为自利利他之菩萨行。仅此一念恭敬心,助道甚伟,欲求佛道者,云何不乐为?




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