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3
 
本期主题:净戒庄严 福德自来







经云:“持戒之人,种种妙乐无愿不得。”
受持净戒,蠲除无明染习,
增长善根,净化心灵;
戒如大宝树根,成就枝叶华实,
福慧人生,不求自来!


五戒庄严

文/普皇精舍护法会谘询委员 传记

  古德说:“道在红尘闹市修,全凭五戒作根由,杀生戒除慈心大,不贪财物廉洁优,见色不贪性清净,荤酒永断性长流,欲学长舌莫妄语,成佛不须出世求。”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众生从生死烦恼中解脱,而五戒正是修行的基石,佛弟子若能如法受持,不仅可以增长法身慧命,保有人身,更能成就佛道。

  在禅修班中,听闻五戒的道理觉得很好,但碍于因缘尚未具足,始终在受戒、持戒的门外徘徊。随着持续参加禅修课,师父总是在课堂上一再开示大众,佛法是以人为根本,人道则因持守五戒──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而来,受持了五戒,成就戒法的清净功德,最起码可保证来生当人,才有机会听经闻法、修行成道。

  由于自己在公家单位服务,以往面对他人以私利为出发点,为谋小利而伤大义的处事方式,总认为不足取,常常第一时间就跳出来表达意见,自以为秉公处理,合乎法理情的做法并无不妥。事实上,却忽略了护念他人,并且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。

  当自己皈依三宝、受五戒后,便为人生带来全新的契机,在生活中落实五戒,从不杀生,做到事相上茹素,不断众生的性命,理上要对有情众生发起广大慈悲心;不偷盗,事上不贪取他人财物,理上要戒除个人的贪欲,以无私的心念出发,处事即能公正不偏……把这样的知见与作为落实在职场中,逐一突破过去的困境。

  现在,自己知道要返照自心,学习菩萨心量广大,发起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的愿心。凡事要善观因缘、运用善巧方便,工作上过于严格的规定,往往事倍功半。因此当自己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仁,尽量挖掘他人的优点,适时释出善意,以更弹性的方式处理公务,顺势而为反而能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。

  此外,发心受持五戒,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心量扩大了,由于知见观念正确,思惟逻辑通畅,处理公务更为游刃有余。过去,在第一线处理民众的权益事宜,常会陷入纠葛,左右为难;如今待人处世不仅较圆融,也更能广泛接纳大众的问题,尽心尽力为民众服务,不再画地自限。

  师父常常提醒大众:要保持觉性、发精进心。自己也发愿,时时觉察、觉照,从“自觉”出发,进而“觉他”──帮助他人走上自觉之路,最后成就如来的“觉满”功德。




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