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2
 
本期主题:宽容 放下 再出发







“尽前行者地步窄,向后看者眼界宽。”
面对冲突、挫折、毁谤、曲解,
以宽和心、同理心,包容退让,
化解对立嫌隙,转障碍为人生助缘,
豁达阔步,迈向未来!


高山岂碍白云飞

文/普因精舍住持 见择法师

  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。无论在家、出家,由于每个人成长背景、个性、做事的方式及看法不同,在共事之际,要如何调和彼此,达成共识,对自己而言,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感恩的是,今生得遇佛法,出家修行,更感恩大善知识──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的谆谆教导,让自己知道人人皆有本具佛性,人人皆可识自本心,但因习气坚固,仍须经过一番磨炼,方能究竟圆满。

相妄性真 如理思惟

  一切果报莫不有因,一切万法不离自性,唯心所现。现实生活中认为复杂的人事、难解的习题,其实是妄想执着,把问题复杂化了,唯有把心回归到原本清净无染、清净圆明的法界,不迷于生灭纷扰的妄想执着,才是解开问题症结的根本;否则事相上的矛盾冲突、针锋相对,只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妄想世界中,各自论断谁对、谁错,徒增苦恼,轮回不断,无法出离。

  当自己体认到这一切都是因缘果报自作自受,不想因此再受苦,也不忍心见他人受苦,老老实实地依循佛陀的教法,学习如理思惟,透过修习止观法门,观众生苦,起慈悲心,与乐拔苦,耐住性子降伏根深蒂固的习气烦恼,试着破除心中坚固执着的我相,将“我”放下。

  “我”是妄认的假相,过去错把假有当真,而忽略真空的觉性,迷失真正的自己,饱受轮回之苦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观相元妄,无可指陈,犹邀空花,结为空果……观性元真,唯妙觉明。”从现在起随顺觉性,念念依觉性起修,学习在所见、所闻等六根作用的见闻觉知中,时时觉察觉照,触物即照,让心不落入分别、取舍,喜欢、不喜欢的相对两边;进而藉由空假中三谛的智慧,从不同角度,认识一切世间相。

  《金刚经》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世间之相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因缘散灭而逝,生灭虚妄,如梦幻泡影。然而万变不离其宗,只有回到无住、无相、无念的这念心,不落入颠倒、攀缘、思量二相,这念心本来具足,承当即得,知幻即离,方能离开相对,真正超越。

直心道场 老实修行

  六祖大师云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凡事岂能尽如人意?自己在应对进退不足之处,反省检讨改正,尽力做,但求无愧于心,结果则顺应因缘;同时,听从大善知识的提示,保持心平气和,处世才能通达、自在无碍。并于菩提大道上,以“任心自在,坚住正印”为立足点,一次又一次地归零,重新出发,学习菩萨无畏的毅力与愿心,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。

  所谓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”发长远心,坚持修行的心路历程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;所有的收获,乃至于对于心性之理的体悟与肯定,都在永不放弃,坚持再坚持的过程中成就;佛陀的教法,不只是经典中的金科玉律,真正深化成为自己最受用的真实道理;对于佛法的信根,愈扎愈深;菩提心,更因此益发广大坚定。

  回首生活中经历的挫折和磨炼,正是开山祖师指导的修行原则──福德、教理与禅定,也是开拓菩萨行广度、深度最珍贵的养分。生活的本身,最终成为明悟心性最受用的道场。

  斗星高照,文星转照。开山祖师殷殷善护念、善付嘱弟子们安住中台道场,守护道场、深化修行、落实弘法。中台道场成就每位佛子的菩萨愿行;但得禅法入心,生生世世受用无穷,更愿中台心法转照天下有情,皆发菩提心,落地生根,广为流传。



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