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5
 
佛學院園地








覺心觀照

在佛教學院中的每一天,學僧們用法、用心、用觀行,
努力在生活中實踐佛陀的教誨,
走著佛陀曾走過的心路,記錄下對心念的觀照;
覺心觀照——是一份修行人的作業。





人身難得

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舳法師

  一日晨掃,清除角落的蜘蛛網時,發現網上的蜘蛛還悠閒地漫步、等候獵物的到來,卻不知身陷危機。

  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。」末法時期,由於眾生根器駑鈍,沉溺於五欲境界,無心聽聞佛法、如法修行,如同這隻蜘蛛,每天追逐網中獵物,雖然身處正法道場中,也是徒然空過。經云:「佛法如甘露,除熱得清涼,一心應善聽,能滅諸煩惱。」此生既已得聞正法,更應精進行道,藉由聞思修三慧,增益修行,斷除心中煩惱,必定可以自在解脫。




正念惠人

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星淨法師

  剛進學院時,監學提醒別將不要的東西,任意地放置於庫房或公共空間,無形中侵占常住空間,也造成大眾的困擾。

  當我們把不要的東西拿出來,誤以為會有人領走,甚至還理直氣壯地認為這是與他人結緣。古德云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想要跟他人結緣,不是以自己的方便為前提,應當秉持利益對方的心態,將品質良好的東西及時布施給有需要的人。更重要的是,不蓄積不必要的東西,減少對物質的貪著,才是真正與大眾廣結善緣,也是對常住物做最妥善的處理。




反求諸己

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牒法師

  開山祖師曾經開示,心當中有禪定、有智慧,才是真正的光明;如果禪定的心、智慧的心沒有了,心中的光明就沒有了。

  這念心要不要保持清楚明白,由自己決定,只有自己幫得了自己。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」即是禪定,即是智慧,也是真正最光明、最吉祥的地方。無怪乎,開山祖師一再提示我們「人在哪裡,心在哪裡」、「行住坐臥、動靜閒忙,不離當念」,因為這念心一旦打了妄想,煩惱、業障就隨之而至。修行是自己的事,希望時時刻刻都能與禪定的心、智慧的心相應,不依靠外緣,凡事反求諸己。




銷歸自性

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崢法師

  上佛教史課程時,教授師提到讀佛教史,要知道該時期佛法為何興?為何衰?因為弘揚佛法是出家人的責任。令末學心有戚戚焉,過去花費最多心力背誦人名、事件,卻是見樹不見林,未將佛教史和修行生活連結,甚是慚愧。

  是自己把佛教史讀「小」了,格局限縮為「課業」,而不是「如來家業」,若能從歷史上佛法的流傳,找到修行用功的方向,才不辜負開山祖師於佛學院設置此門課程的深心。

  唯有時時將所學扣回修行,才不致在「學海」中迷航,猶如禪宗強調「銷歸自性」,方能掌握修行方向,如實荷擔弘法度眾的如來家業。

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