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5
 
本期主題:廣積福慧資糧







古德云:「福慧兩全千事足,死生二字一時休。」
欲度生死大海,須假福慧資糧,
如鳥雙翼,缺一不可;
福慧圓滿,心想事成,
振翅高飛,直趣涅槃寶所。


雙修福慧 一帆風順

文/普濟精舍初級禪修班學員 傳元

  從小跟著母親接觸大大小小道場,卻完全不懂佛法,一直到高二,母親開始親近中台山的普濟精舍,也把家人帶進精舍。當時的自己,只知道發心修福報,不曾上過禪修班,加上心不定,也不夠細心,因此,不知道如何運用佛法。

惺惺寂寂 心地平

  考上大學,南下求學期間,也中斷了學佛因緣。直到有一次北上返家,回到精舍參加法會,在住持法師的耳提面命之下,才到高雄的普糧精舍報名禪修班,開始有系統地薰修佛法,至今也將近五年了,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學會觀照自己的心。

  生活中,要時時保持覺性,實在不容易,尚未接觸佛法之前,每當做事的時候,內心非常散亂,卻毫無察覺。在禪修班,藉由教授法師的教導,依循靜坐的要領,透過修數息觀、觀息等方法,來對治心中的昏沉、妄想,練習覺察、覺照自己的心。

  經過一段時間,逐漸地能夠觀察到心中的妄想、執著,並且運用教授法師指導的「惺惺寂寂是,惺惺妄想非;寂寂惺惺是,寂寂無記非。」於禪修靜坐中,不斷地返照內心,檢視反省當下的念頭是善念嗎?還是無明呢?進而慢慢地達到這念心惺惺寂寂、寂寂惺惺。「惺惺」代表這念心清楚明白;「寂寂」是心中沒有妄念、一念不生、寂然不動,也就是要時時刻刻保持清楚明白、如如不動的心。

  愈能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愈能深入佛法的內涵,心也愈來愈細,漸漸地從擔任法會執事、義工,學習到如何把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。以自己的經驗來說,在精舍裡領心燈執事,為佛菩薩的香爐平灰,是再平常不過的坡務了,然而看似簡單,真正做了以後,發現不管怎麼平,都做不好,還愈來愈煩躁。

  有位師兄跟我分享,平灰時,如果心浮氣躁,就不容易做得好;相反的,心平氣和,很快就能把香爐平好。透過這件事,也體悟到做任何事情,如果心沒有安定下來,往往事倍功半;反之,以寧靜安詳的心來處理,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正是古德所說的「四兩撥千斤」。

聞思修慧 心鏡明

  以前的自己,總覺得佛法沒有用,因為不知道如何運用佛法的智慧,解決生活、課業,以及人際上的問題,只懂得修福報,卻不懂得聽經聞法,增長智慧。每每遇到不好的境界,常常覺得為什麼修了福報,還是會遇到不好的人事物?心也隨之浮躁不定,甚至還把煩惱宣洩在他人身上,莫名其妙地對人發脾氣,毫無智慧,更不懂得在處世做人中利他利己。

  直到上了禪修班,在精舍聽師父上課,學習正知正見,將所聽聞的佛法,深入思考,進而了解當中的義理,並把所學到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也就是透過所謂的聞、思、修三慧實踐佛法。

  師父上課時,常語帶玄機地反問大眾,是佛法沒有用?還是你沒有用?當境界一來,是不是依然被牽著走,開始悶悶不樂?還是用佛法讓這念心保持清淨,不住在妄想執著上,並且藉由「修福不修慧,大象掛瓔珞;修慧不修福,羅漢托空缽」的典故,來提醒我們廣修福德、智慧。

  自己運用這樣的觀念於職場中,修福修慧,自利利他之後,不同於以往,只修福報,一旦面臨困境,便苦惱不已;現在接到工作上的案子,即便遇到困難,心也靜得下來,乃至因此得到他人適時的幫助而順利完成,在學佛修行的路上,也是如此。福慧雙修,真的讓生活一帆風順、稱心如意。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