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5
 
本期主題:廣積福慧資糧







古德云:「福慧兩全千事足,死生二字一時休。」
欲度生死大海,須假福慧資糧,
如鳥雙翼,缺一不可;
福慧圓滿,心想事成,
振翅高飛,直趣涅槃寶所。


行施修福常安隱--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

編輯部整理

  佛教的因緣觀,具有非常積極的人生意義。今生的富貴,是過去及現在修善的果報,所以,一切都要從因上去努力。善因、善緣和合了,做什麼事情都能水到渠成。所謂「運來鐵成金;運去金成鐵」,例如有些人希望發財,流行買股票,有福報的人,買了股票立刻發財;沒有福報的人,買的股票卻成了一堆廢紙。所以,只有從因上努力,勤修善法,斷除惡習,才能夠改變命運。

勤修福 長善根

  努力的方向,第一是修善法,第二是積極地用功、奮鬥,第三是要慚愧、檢討反省。現在開始朝這三個方向努力,雖然過去沒有種善因,然而由於現在的努力,將來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。

  修善,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。一個是開源,一個是節流。積極的修善,就是開源;消極的修善,就是惜福、節流。節流,就是日常所需儘量不浪費;開源,則是要積極修善,就能有好的助緣。一般上班族要怎麼做才能夠修福德?舉例來說,公家的東西就要用於公務。大部分的人對於這一點容易忽略,無論是公事、私事,都使用公家的電話,等於犯了偷盜戒,盜用公家的時間、電話費,日積月累下來,就耗損了自己的福報。

  假使認為這是修福德的因緣,注意自己的行為,不浪費,就能聚沙成塔,累積福德。上班時間是八小時,八小時之間有沒有認真地做事?有沒有遲到早退?一般人認為事情做完了,可以利用剩餘的時間辦些私人的事情,才不會浪費時間。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對的,實際上還是不對。因為上班時間是屬於公司的,如果剩餘的時間不拿來做私人的事,而是為公司做其他的事,等於布施了自己的時間、體力、智慧給公司。明白這個道理,在做人做事上就找到了方向,任何地方都是道場、都是佛法、都能修福。惜福,就是愛惜自己的福報;修福,就是開創自己的資源,這些在生活中都是很容易做到的。

自心淨 慧力足

 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想要改運,去找看相的、算命的,是沒有用的,如果這些方法可以改變命運,那改名字、看相的人都大富大貴了。所以,轉變心念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唐朝一行禪師,懂得看相、算命。他說:「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,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,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。」什麼意思呢?一個人的身相不代表富貴貧賤,一尺之面就能看出你一生的命運。不僅如此,三寸之鼻就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富貴貧賤、壽命長短。更進一步來說,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。心,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所以,除了修福德,還要修智慧。有智慧,就知道如何運用錢財。否則,用得不正,花天酒地、吃喝玩樂,就造了惡業,有了錢反而墮落。社會上很多人養了寵物,送到美容院,過得比人還優渥。雖然如此,牠還是畜生道。因為牠前世有福報,但沒有智慧,造作惡業而墮落了。所以,我們除了修福,還要修慧,福慧雙修,才是真正的菩薩行。

  心清淨,就能產生高度的智慧。智慧是每一個人本具的。佛經裡提到,人人都有佛性、人人都能成佛。佛,就是指我們的覺性、大眾聽法這個靈知靈覺。覺性不存在,人就好像植物人一樣。這個靈性、覺性起了煩惱,裡面就像垃圾堆一樣,一團亂,做事情沒有頭緒,看不清楚真相。

  所以,做人一個是修福,一個是明辨是非善惡、博學多聞,此外,還要知道檢討反省,使這念心安、心靜、心定。往這個方向努力,這一生就是菩薩行,世間法就變成出世法。

入世覺 菩薩行   

  所謂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,佛法不是在天上、不是在西方,佛法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是一體的兩面。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」,「水」是指我們的心水,水面風平浪靜,船就能順利到達彼岸;如果波濤洶湧,船可能就會翻覆,甚至連命都沒有了。

  心水也是如此,心起善念、口說好話、身做善事,這一生就是愈走愈光明,這就是「水能載舟」。相反地,心裡總想走旁門左道,乃至於巧取豪奪,獲取財富,一定愈走愈黑暗,給自己帶來災禍,這就是「水能覆舟」。所以,成也是自己,敗也是自己。佛經裡面講,成佛也是自己,成魔也是自己,都在於這一念心。明白這念心,就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,愈來愈健康、愈來愈有福報、愈來愈有智慧。

  因此,希望福德增長,一個是修善積福,一個是惜福。無論在家庭、在公司,或是在道場,都可以本著這兩個原則去努力,福德就能愈來愈增長。有錢時,知道運用錢財去修善法,不斷地累積福德資糧。有權勢時,就要運用權勢造福社會、利益大眾,這就是修善積福。所以,佛告訴我們,一方面要修善法,廣積福德;二方面要修智慧,知道明辨是非。有了這兩種認知,掌握住這兩個原則,人生就會愈走愈光明。

 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