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4
 
本期主題:順逆皆方便







古德云:「剎剎塵塵達本鄉,縱橫順逆皆方便。」
若能透達順逆之境,由心而變,
自能應物隨形,不將不迎,
清明在躬,常處泰然。


觸境起照 萬法歸宗--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

編輯部整理

  外面的境界,一個是順境、一個是逆境,無論是順境或逆境,都要能處之泰然。假使心當中有我執、有煩惱,就做不到,要把心當中的這些煩惱,一個一個地破掉,要確確實實地下功夫。眾生的心,貪名、貪利……時時都在攀緣,像一座垃圾山一樣。所以,修行的人在平時就要對治這念心,用佛法化腐朽為神奇。

聖性無不通 順逆皆方便

  如何化腐朽為神奇?六根清淨,六根對六塵不染著、沒有掛礙,如經云:「猶如蓮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」有也不著、空也不著。所以,禪宗祖師說:「有佛處不得住,無佛處急走過。」有也不著、無也不著,這念心就像一片鏡子一樣。

  每個人心當中都有一面寶鏡,無始以來寶鏡蒙塵,所以光明不得彰顯。有了灰塵,就要把灰塵擦掉;擦掉了以後,就大放光明,「漢來漢現,胡來胡現」,相來則現,相去則無。這個寶鏡本來就有,不是任何人給的,是本自具足的。心當中一片光明,不染於塵,這就是佛、這就是道。

  經云: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迷即眾生,覺即菩提,什麼是心?什麼是佛?什麼是眾生?三者是沒有差別的。這念心迷了,就墮落、就變成眾生;這念心覺悟了,就淨化了、就是佛。所以,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修行要在這裡來認識自己、在這個地方來用功;否則,無論修任何法門、任何宗派,都是虛度一生,所謂「萬法歸宗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修道的人都想成道,「道」在哪裡?就是我們覺悟的這念心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個心,要念念分明、處處作主,不能有絲毫的妄想、昏沉。

六根不染塵 自心放光明

  《楞嚴經》云:「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」「知」,就是一個覺悟的心,只有當下這一念。佛法云:「剎那率爾心,墮境第一念。」什麼是「剎那率爾心」?這念心突然一剎那落入境界,就是輪迴、就是生死。所以「墮境第一念」,六根對六塵,一落入境界,就受輪轉、就是生死,自己還不知道。

  靜坐就是養成這一念心,這念覺心、菩提心,就是「道」。平常所說的道──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要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這是方便道。有了方便,清淨心才會現前。

  禪宗祖師說:「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。」在任何時間、空間,六根對六塵所有的煩惱,我們都不執著。「知而不著」,就是無染著,沒有妄想、沒有顛倒,所以禪宗祖師說:「但自無心於萬物,何妨萬物常圍繞。」就是指這個無住心。

  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」,也是比喻無染著心。什麼叫作無染著?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」,看到外面的六塵境界,好的境界,沒有貪心、愛心、執著、掛礙;壞的境界,心當中不起煩惱。眾生的心,不外乎喜、怒、哀、樂等感受,所以心就像海裡的波浪一樣,始終得不到寧靜,因為始終是在攀緣。

  《中庸》裡提到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。」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喜、怒、哀、樂,所以心始終無法安定下來。如果想把喜、怒、哀、樂轉化成清淨心、不動心、智慧心、慈悲心、無漏心,就必須在喜、怒、哀、樂未發時,一念不生。不但惡念不起,連善念也不生,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處處作主,這就是中道。悟了這個道,生命就是無窮盡的。

  打坐就是要養成這一念心,每個人都有這念覺心、菩提心,這就是「道」。菩提心就是無住心,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。所謂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」,無論修什麼法門,六根對六塵時,不要染著。就如同蝸牛走路,先把兩根觸角伸出來,才慢慢往前爬。前面一有風吹草動,知道有障礙了,觸角馬上就縮回殼裡,目的是保護自己。

  一般人只知道保養這個色身,而不知道要保養這念心。這念心要怎麼保養?誦經、持咒、禮懺……這些都是用來淨化這念心的方便法門。平時六根對六塵,一接觸,就有很多善善惡惡留在八識田中,八識田就成了垃圾堆。所以,誦經、禮佛、懺悔,目的就是在淨化八識田中的種子。外面接觸的境界,善善惡惡、是是非非,六根要把關,就像蝸牛一樣,看到不好的境界,馬上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這就是迴光返照。

  迴光,光是什麼呢?光,就是我們這念心,在眼睛稱為見,在耳根稱為聞,在舌根有酸甜苦辣,在鼻根就知道香臭。我們這念心在六根上遊走,所以要把六根管好,平時就要淨化六根,不攀緣境界,保持正念。

  什麼是正念?以儒家而言,就是「清明在躬」,這念心清清明明。佛法告訴我們,人人都有佛性、人人皆當成佛,只是覺與不覺的差別而已。能夠保持五分鐘正念現前,就證到五分鐘的實相,就成了五分鐘的佛;能夠保持十分鐘,就證到十分鐘的實相,就成了十分鐘的佛……這就是站得住、站得長。無論白天、晚上,無論順境、逆境,乃至老、病、死現前,隨時都能與實相相應,當下就是如來住世。明白這個道理了,就覺得人生真正很有意義,這就是生命的源泉。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