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2
 
本期主题:逢苦不忧







“天下不如意,恒十居七八。”
悲欢离合,世间常法,
千般辛楚,众生皆然;
唯以法药疗治,
知苦断集,慕灭修道;
洞悉人生生灭幻相,
自能逢苦不忧,心常安乐!

“信愿行”,横渡苦海之钥

文/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一年级 见皓法师

  俗话说: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”。佛法更直接了当指出人生是“苦海无边”,三界火宅内,人生的苦如同大海般广无边际,是以〈达磨二入四行观〉云:“三界久居,犹如火宅,有身皆苦,谁得而安?”因此,如何脱离苦海,获得安乐,是许多人一致追求向往的生命目标。

回头是岸 正见导航

  古德云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想要脱离苦海必须先清楚了解何谓“苦”?苦从何而来?当我们遭遇不如己意的违逆境界时,身心产生逼迫、焦虑等感受,即是苦。此时若是心生愤怒、排斥及埋怨等恶念,并发之于身口,反更种下未来受苦之因,在起惑、造业、受苦的循环中,载浮载沉,不得出离。

  佛法云: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”头,指念头。念头即是渡苦海登彼岸的关键。心存善念、正面思惟之人与心怀恶念、知见偏邪者,虽然遭逢相同境界,由于起心动念不同,果报则千差万别。昔日孔子周游列国,曾困厄于陈、蔡之间,师生一行绝粮七日,弟子心生忧恼,老师惕励学生:“君不困不成王;烈士不困行不彰。庸知其非激愤励志之始于是乎在?”贤者视危难为奋发之契机、磨炼意志之关口;现代人面临生命困境,往往意志消沉,或自暴自弃走上绝路,抑或心怀报复、手段激烈,以致玉石俱焚、两败俱伤。

  对于修行学佛的行者而言,逆境是觉察恶念、启动善念,断恶修善,转化因缘,出生死海的一大助缘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“常念修行,是愿力法。”若能于危厄之中,发大誓愿,则无业不转,无愿不成,不仅成就自己的志业与道业,亦能护念、救拔有缘众生。昔日译经大师鸠摩罗什,曾为后凉吕光父子拘禁凉州十七年,受尽百般凌辱,但是鸠摩罗什大师悲愿深切,忍辱负重,不以为苦,随缘接引众生,并循循善诱、应机教化吕光父子,更勤学汉语,为日后译经事业奠定扎实基础,因此当鸠摩罗什大师重获自由,于长安逍遥园得以如愿翻译佛经,所译经典文字典丽、不悖原文,影响后世至为深远。

逢苦不忧 是厄非厄

 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过去生曾有一世为忍辱仙人,为当时的国王歌利王误解,挥刀割截仙人手足,忍辱仙人非但不因痛楚起瞋恨心,更发愿未来成道后,首先度化歌利王,在广大的慈心悲愿中,忍辱仙人成就佛道为释迦牟尼佛,而第一位聆听佛陀说法成道证果的弟子──憍陈如尊者,即是当年的歌利王。忍辱仙人与鸠摩罗什大师,由于具足正见、心怀正念,视众生如一子的大慈愍心,即使在屈辱困厄中,也能站稳脚跟、坚定志向、逢苦不忧,进而利乐有情,于利他中完成自利。

  正知见因信而生。由于深信因缘果报之理,了知逆境并非无中生有,而是己身不清净三业所感。荀子云:“荣辱之来,必象其德。”祸福自招,怨不得人,所以甘心甘受,都无冤诉;唯有守口、摄意、身莫犯,方能不造新殃。有了信心助发大愿,以信持愿,无有疲厌广行菩萨道;进而以愿导行,恒思利他,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。

  信愿行是横渡苦海的解脱之钥。具足正“信”,宛若卫星导航,确定脱离苦海、登涅槃岸之方向;誓“愿”弘深,犹如稳健驾驶运载众生的法船,未达彼岸绝不放弃;“行”无行行,精进不退,最终必能带领有情众生与自己,出离三界无边苦海,航向解脱自在之涅槃彼岸。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