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2
 
中台廣傳







中台世界博物館週年館慶系列活動報導

文/編輯部

   

  八月金秋,中台世界博物館落成週年,推出館慶系列活動,除十二、十三日全館免費參觀,並舉行座談會、音樂會、專題導覽、文物寫生、手作活動,引領大眾體驗佛法藝術化的豐富內涵。

問禪座談 法筵海會

  十二日下午二時,舉行「問禪──禪宗流傳史的其人、其事、其物」座談會,邀請兩岸學者與會。中台世界博物館館長見諶法師表示:「中台世界博物館的創建,緣起於創辦人惟覺安公老和尚保存歷史文物的悲願。值此開館週年,特以禪宗為主題,策劃相關展覽。」見諶法師並以「略說祖師像與羅漢像的流傳」為題,略述禪宗發展、法脈傳承,以及祖師像、羅漢像流傳的因緣與脈絡。

  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李玉珉教授以「從大理國張勝溫〈畫梵像〉談雲南的禪宗」為題,介紹唐宋時期佛教及禪宗流傳於南詔、大理國的概況。〈畫梵像〉以具體形象記錄南詔、大理國的風土民情、衣冠制度等,更圖繪數百尊佛教尊像,是研究南詔、大理國最重要的研究資料。

  山西博物院梁育軍研究員,從講題「北朝時期山西地區的佛教石刻藝術」,說明北朝時期佛教成為百姓亂世中的精神寄託,同時在貴族推崇下,亦促成佛教發展。從石窟及出土的石刻造像中,可見佛教雕刻中國化,及佛教思想融入中土的歷程。

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淑芬研究員,以「禪僧、羅漢與茶」為題,分享自北朝以來,五台山、天台山相傳為靈跡聖山的傳說歷程,以及羅漢信仰中,「茶」成為羅漢圖像元素的緣由。

  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樊波研究員,講述「從西安碑林所藏石刻文獻看禪宗早期的傳燈體系」,借鑒碑刻研究,得知唐代碑刻對禪宗傳燈體系記載的繁簡,與碑刻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禪宗發展的背景有關;且立碑者的立場和撰文目的,亦對傳燈體系的記載產生影響。

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廖肇亨研究員,講題為「苦味最上:僧詩中的感官論述與自然話語」,探討僧詩中的自然觀、空間觀,及背後文化意涵;表達僧人的感官體察、對病苦與四季風物的體悟,進而超越感官的修行經驗。

  中台世界博物館學術研究組見證法師,以「根據館藏文物中的禪宗圖像元素,談以『禪宗』為主題的展覽形式」為題,分享博物館策展從確立主題、規劃陳列設計與鋪陳內容,以傳達完整展覽訊息的歷程。

  透過座談會,與會大眾從文物、史傳、文學的不同面向,增進對禪宗歷史、文化的認識。

男眾執行長見允法師致贈
佛立像予財團法人張榮發
基金會鍾德美執行長。
座談會邀請兩岸佛教文化藝術研究學者與會,民眾踴躍參與。
千人歡聚大佛展廳,聆賞音樂會的視聽饗宴。 座談會邀請兩岸佛教文化藝術研究學者與會,民眾踴躍參與。

音樂饗宴 感恩禮讚

  晚間六點半,近一千五百人歡聚聆賞國際級長榮交響樂團演奏「感恩音樂會」。男眾執行長見允法師致詞:「在法師、義工的努力下,博物館用心規劃教育推廣活動。值此落成週年,大眾齊聚聆聽音樂會,這是每一位嘉賓的福報;而這一切皆源於老和尚三十年來的慈心悲願,以佛法藝術化的理念創建博物館,讓每一位來到博物館,不只認識文物,更開拓視野的深度與廣度。感恩大眾的護持,感恩長榮交響樂團帶來藝術饗宴。」

  隨後男眾執行長致贈「佛立像」予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女士,感謝長榮交響樂團共襄盛舉,鍾執行長亦回贈「般若法船」予館方。鍾執行長並致詞:「感謝佛菩薩的慈悲指引,這次音樂會是樂團成立至今,首度進入佛教殿堂演出,全體同仁發願以音樂來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及與會大眾,帶領大家領略佛教文化的浩瀚與莊嚴。」

  歡欣的〈節慶序曲〉揭開音樂會序幕,現場大眾優遊於〈善財童子動畫配樂〉、〈絲綢之路〉、〈問禪〉等優美旋律,大飽耳福。為感念創辦人惟覺安公老和尚慈願,莊文貞指揮特別編曲「中台禮讚」,由女高音楊令璿感人獻唱〈中台拈花 眾生微笑〉、〈師父的手〉;女高音蔣啟真莊嚴音聲演唱的〈三寶歌〉、〈古佛傳燈〉,扣人心弦。在全場不絕的掌聲中,音樂會精彩落幕。

  十九日,兼具知識與趣味的「菩提樹身分證」手作活動,邀請前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張惠珠,帶領大眾認識象徵佛道的菩提樹,正值暑假期間,吸引親子們共同參與。

  與會大眾將張教授講解的菩提樹生態資訊,一一記錄於卡片上,再將菩提葉脈張貼於卡片內頁,獨一無二的「菩提樹身分證」便製證完成。現場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用牙刷剔除葉肉,留下完整葉脈,當作品完成時,家長們歡喜的讚許,增進親子間美好的互動。活動圓滿之際,張教授領眾誦念六祖惠能大師與神秀大師偈語二則,讓現場來賓進一步了解菩提樹的喻意內涵,在心靈種下菩提種子!

  秉持老和尚指導的佛法五化,中台世界博物館積極推廣佛教藝術多元學習,歡迎社會大眾一同走進博物館,體驗學習樂趣,清淨心靈。

張惠珠教授詳盡講解生態資訊,帶領大眾認識菩提樹。 親子同樂體驗「菩提樹身分證」手作活動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