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8
 
本期主题:翻转逆境 超越自己







古德云:“处逆境心,须用开拓法”。
人生不会永远顺风顺水,逆浪来袭之际,
当以学习的心,反躬自省、惭愧忏悔,
以坚忍不拔的毅力,通过险阻,抵达彼岸,
体现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成长喜悦!

体冤进道--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

编辑部整理

  一件事情的成败要从因上观察,修行也要从因上修。因上修行,就是靠一个“忍”字。外在的境界,有顺境、有逆境。不但遇到逆境心要不动,遇到顺境心也要不动。什么是顺境?名的引诱、利的引诱,当这些诱惑出现时,都要无动于衷,如如不动。外面的境界千变万化,然而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只要这念心能作主,就有能力把外面的境界转过来,逢凶化吉、遇难呈祥。假使遇到事情时,这念心迷迷糊糊、不清不楚,方寸大乱,就会被境界所转,遇到坏的境界就是受苦受难;入到好的心境,最后仍不免乐极生悲。

忍恶无诤生诸定

  心若能如如不动,就能产生智慧。有了智慧,自然而然就能转境。要达到这种心境,平时就要薰习禅定、要契悟本心,有了定力就能产生智慧,就能够化戾气为详和。如果没有定力,听到外面一点点风声,马上就方寸大乱,什么事情都做不好。

  除了定力之外,更要做到心境一如。假使心清净、心安定,如如不动,没有贪瞋痴,外面的境界就会转化成净土,禅宗所谓的“悟”,就是悟到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的这念心。做到了,自然而然身心能够调和,境界也就转过来了,若逃境安心,始终是无法契悟本心。

  佛法告诉我们,外面所有的境界,都是从我们这念心产生出来的,所谓“业消智朗,障尽福崇”,心清净,佛土自然就清净。如果心中没有是非、烦恼、无明,没有财色名食睡、没有这些渣滓,自然而然就很顺利、很光明。

  所以,一切都要从因上去努力、都要从这念心上开始。时时起善念,就时时都在光明当中;相反地,没有觉察、觉照,任由无明、烦恼生起,心起恶念、口出恶言、身犯恶行,心中的光明就消失了,罪业愈来愈深,当恶果现前时,就为时已晚、无法挽救了。

  一切恶报都是由过去微细的恶念、恶行所聚集而来,过去的恶念已经成了种子,存在八识田中,当恶业果熟就要受报。现在要把恶的种子转过来,是非常不容易的事;虽然不容易,还是要拚命去做,要发大愿、要有大行──以地藏菩萨的大愿、普贤菩萨的大行,绝对可以转化恶业。罪由心生,功德亦由心生,过去造了种种恶业,现在觉悟了,想修善法以脱离三涂恶道的果报,但过去的恶业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,障碍着我们,这时就必须用大禅定、大智慧,才能转化恶业。所以恶业已经现前,要忍得住,才能转业;假使忍不住,就会被恶业牵着走。

忏灭诸业除惑垢

  《华严经》云:“菩萨知诸业不从东方来,不从南西北方、四维上下来,而共积集,止住于心;但从颠倒生,无有住处。”就理上来忏悔,病不可得,业障也不可得,因为业障不从东方来,不从南西北方、四维上下来,不是菩萨给的,不是阎王小鬼给的,也不是父母给的,那到底是怎么来的?“但从颠倒生,无有住处”,业障是这念心颠倒所生。

  既然知道罪业从妄想颠倒生,无处可住,心也是如此,不住东南西北方,不住有、亦不住无,当下这念心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就契入无生之理。经常保持无生,一切罪业无从生起,就称为“无生忏”,这是菩萨的忏悔法。

  了知诸法缘起、缘起性空,一切法都是虚妄的,罪不从东西南北任何一个地方来,而是颠倒所生,安住在空性与觉性上,“一念不生,万法无咎”。悟到这个道理,心还要能安住得下来;不但要安住,更要念念分明、处处作主;不但要念念分明、处处作主,一个钟头如此、一天如此、白天晚上如此、一月一年也是如此……时时刻刻安住在无生、安住在实相上。等到功夫现前了,哪里去找罪业呢?“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”,真正是一了百了,就是所谓的“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”。

  经云:“佛说有二种健儿,一者自不作罪,二者作已能悔。”世界上有两种人最伟大,第一种人从来不造恶业,是先知先觉的圣者;第二种则是后知后觉的菩萨。不知不觉的众生只知道名利财色,将来就会堕入恶道。什么是后知后觉的菩萨?知过改过、改恶向善,就是后知后觉的菩萨。后知后觉的菩萨,知道建功立德,观心返照,修善而不执着善,所以能够消灾免难、遇难呈祥,最后得到究竟解脱。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