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6
 
本期主題:禪與情緒管理







禪者,佛之心。
忙碌的生活中,心緒也易隨之紛亂;
且提起覺照之心止息妄想,化波瀾於無形,
以定慧不二的「禪」心,
體現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的清涼自在。

通往清淨自在的鑰匙

文/普開精舍夜間中級禪修班學員 彥筑

  今生為人難免受「八苦」──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陰熾盛苦之逼迫。未接觸佛法以前,面對事與願違的困境時,難免有負面情緒生起,甚至毫不自覺地將情緒直接加諸於周遭的人,讓人際關係急凍、緊繃,因此,「情緒管理」便成為現代人待人接物、應對進退是否合宜的重要關鍵。

有求皆苦 禪修解結

  以往的我是個得失心很強的人,面對任何測驗總是戰戰兢兢,更不會主動去教導他人,深怕他們學會了,自己就輸了。成績的排名更是完全左右個人的喜怒哀樂,當名次不如預期時,家人、朋友就會受到波及,因為自己總是把心中的不滿發洩在他們身上。當時的自己是何等執著、愚癡,深陷「求不得苦」,導致情緒控管失當,折磨了自己,更傷害了他人!

  自從到普開精舍上禪修班,學習禪修並且聽聞師父的開示之後,有了大幅轉變。住持法師教導我們,「修行就是修心,在禪修時要收攝六根,一念到底,藉此達到定、慧的境界,讓心可以作主。」雖然指導的方向很明確,要做到卻不容易,起初靜坐時妄想真的很多,也隨著這些庸庸碌碌的俗事情緒起伏,使我無法將心安定下來。感恩住持法師一再的慈悲開示,從「數息觀」到「觀息」,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,漸漸學會「人在哪裡,心在哪裡」。當下感到身心都很安定,平常的煩惱、擔憂也都拋諸腦後。

  此後,每當面臨煩心的事,就會藉著「禪」的智慧淨化心靈。不管是在殊勝的禪堂修習禪定,或在步調快速的城市工作,還是在舒適的家裡休息,都試著將住持法師開示的「念頭來,念頭去」落實在日常生活,不讓妄想悄悄地潛入,駕馭清淨心卻渾然不知,更不讓自己的情緒波盪傷害他人。

心靈淨化 直截根源

  儘管現在還是會遇到很多挫折,但心境已經改變了,遇到困難除了承認問題的存在之外,也試著以平常心面對。了解一切皆是「無常」的法則後,便不會讓心執著於任何事上,不過度的憂愁與焦慮,當情緒平穩、清淨,情緒失控的問題也迎刃而解。

  自己後來對學業的排名也看淡許多,只要不愧對良心及他人的期望,凡事盡力而為,名次就跟世事一樣是無常多變,太過拘泥只會讓自己更加糾結,這個心態的轉變是接觸佛法後而有的領悟。此外,禪修讓我學習如何收攝心念,不隨境界起舞,進一步達到情緒管理,這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最難能可貴的收穫。

  我相信單單和善的態度就能對社會有所貢獻,即使是一個溫暖的微笑,也可能讓他人一整天都有好心情。就像在精舍裡,見到傳授法要的師父、遇到同參道友時,都會和顏悅色地問訊、問候,讓人感到非常地親切,精舍的清淨莊嚴,讓大眾心中的煩惱自然煙消雲散,因此,當我第一次踏入精舍,就很敬仰精舍裡莊嚴又平和的氛圍,這是世人所欠缺的和諧,也是我所需要學習的。

  「禪」於我而言,就像一把通往清淨自在的鑰匙。自從學習到「禪」的智慧,面對人生當中的苦難及逆境,比較能理性思惟,唯有把心安住在覺性上,如如不動才不受外界的影響而有情緒起伏。雖然還在學習階段,但期許自己能以「戒、定、慧」作為情緒管理的工具,不僅讓內心更加清淨,也能讓身旁的人感到歡喜、寧靜。感恩普開精舍提供精進用功的環境,以及修習禪定的因緣。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