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4
 
本期主題:成功,來自實踐力







「有志者事竟成」,成功,是堅持不懈地努力所實踐的成果。
佛法云:「豈有天生彌勒,自然釋迦,不修而成者耶?」
實踐力如同佛法中的「精進度」,以精進調伏懈怠、懶惰,
鍥而不捨地勇往直前,必能步步邁向成功、迎向光明。


貫徹始終 成功在握

文/普林精舍護法會督導 傳森


  今年初,住持法師於禪修班中提示學員,每天以讀誦三部《金剛經》為定課,傳森把師父的話視為耳邊風。直至八月下旬,禪修班下課告假之際,師父突然問傳森:「什麼時候要開始每天讀誦三部《金剛經》?」猛然醒悟,隨即答覆師父:「明天開始!」為了實現對師父的承諾,每天在手機的記事簿登記讀誦的次數;如今,竟已養成每天一定要恭誦三部《金剛經》的習慣。

無人無我 心心息幻

  《金剛經》的經文是佛陀教導弟子,以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的般若智慧,落實「無住生心」的修行。當自己把經文與生活相互對照,發覺自己的分別心深重,很容易受到生活周遭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外境的影響。修行學佛就是要將佛法的真理於日常生活中實踐,透過覺察、覺照,轉化心念的同時,也讓生活中的煩惱痛苦減少,進而離苦得樂,發菩提心,廣行菩薩道;但若連最基本的習氣與我執都改不了,菩薩道自然遙不可及。

  自己既已發心修行,就要落實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,並將「中台四箴行」──對上以敬、對下以慈、對人以和、對事以真在生活中實踐。時時提醒自己,煩惱是內心的無明妄想在作祟,覺察到自己在打妄想了,就立刻停止,進而以四無量心、中台四箴行調伏妄想執著,二六時中保持清淨心,直至《金剛經》經文中的「無住生心」現前。若欲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每天落實覺察、覺照的反省檢討功夫,修行的方向對了,只要貫徹實踐力,因緣時節成熟,自然就會成功。

  我們都會有情緒的變化,這是心念攀緣外境,受境界的影響伴隨而起的波動;例如,眼睛看著外界的森羅萬象、耳朵聽聞聲音、鼻子嗅聞氣味、舌頭品嚐味道、身體的觸覺等。然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都是生滅的因緣法,隨著因緣和合而生起,因緣散滅就消失,在生滅的塵境中,有一個一直存在、可以見聞覺知的心。修行,就是要去契悟這一念人人本具的清淨心。透過《金剛經》經文在生活中落實,即是思惟外在境界相皆是虛妄,因此,何必隨著塵境而起煩惱,這就是《金剛經》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的真實體現。境界現前,了知外境如夢幻泡影,不生執著,知道而不相應,如同鏡子一般,相來則現,相去則無,顯影但不留影,心中不生一絲掛礙。

動靜一如 自性金剛

  明白所有外相皆是虛妄的道理之後,進一步學習「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」以降伏內心的無明煩惱,只要察覺自己起了煩惱,就表示是知見觀念有了偏差,應當立即止息念頭相續。所謂煩惱即菩提,清淨心現前,煩惱就不見了,在日常生活中,落實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即是落實佛陀教導的《金剛經》。

  惟覺安公老和尚一生慈悲護念眾生,不畏困難,一步一腳印堅持往正確的路走下去,經過二十五年的努力,成就了中台世界,老和尚不執著一切的努力與成就,展現《金剛經》中的佛法真理──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、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以身體力行來講授《金剛經》,真正是菩薩化現,也是弟子的最佳學習典範。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