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
 
本期主題:恭敬謙讓,和諧人生






古德云: 「君子之事上也,必忠以敬,其接下也,必謙以和」,
六祖大師亦言:「讓則尊卑和睦,忍則眾惡無喧。」
以虔恭之心敬上念下,人與人之間自能相互敬重、和悅相親,
社會才能真正和諧安定。



修行的第一步──恭敬

文╱普新精舍高級禪修班學員、輔仁大學淨仁社 傳恭


  記得剛讀研究所時,有一門課,由班上同學各自認領一個主題輪流報告。因為同學們的學術、工作背景各異,所以每個人報告的內容、風格、層次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差別。每次聽到不如我所想,或者不符合我需求的報告時,就不想聽。甚至,有些埋怨老師為什麼不自己講,而讓同學來說,真是浪費時間。偶然向師父請法時,提及這件事,師父開示:「不管同學講得好不好,都耐心去聽,這是長養我們對人的恭敬心、慈悲心,更是廣結善緣的好機會。」

  當下覺得豁然開朗,決心回去試試。果不其然,當不再守著「我的需求」、「我的標準」、「我的想法」,耐心傾聽時,那些讓我「嘀嘀咕咕」的報告突然也有了新的面貌。從同學有點緊張顫抖的聲音中,聽出了他的認真;從密密麻麻的投影片中,看到了他的準備;從似乎不知所云、離題太遠的案例中,了解同學的背景,以及我沒有接觸過的領域;從漏掉,或者是沒有講清楚的報告內容中,發現可以請教老師的問題。一切「不好」的內容都變得有意義,課堂報告不僅變成學習知識的交流平台,也成為讓我認識、了解同學,進而廣結善緣的好機會。所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當自己能夠放下我慢心,從對方的角度考量,從善的方向思惟,收穫反而比預期更多。

  普賢十大願中,第一個是「禮敬諸佛」。禮敬三寶、禮敬師長親友、禮敬一切眾生、禮敬未來諸佛,以恭敬之心來待人處事,萬事萬物都訴說著佛法的微言大義。回憶起當初剛知道自己的法名時,並不知道「傳恭」,究竟對於我的修行意味著什麼意義?現在想起來,原來,正是師父提示我,落實修行的第一步,就是以恭敬心對待身邊的每個人。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