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
 
本期主題:感同身受的慈悲







「徑路窄處,留一步與人行;滋味濃處,減三分讓人嚐。」
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自能消融人我間的分歧與衝突,
以慈愍心視一切眾生如己子,
更是佛法「無緣大慈攝眾生,猶如一子皆平等」的具體實踐。


理解他人 世界更寬廣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髦法師


  「夫人之相與,俯仰一世。」在人生旅途中,人們短暫相逢,又擦肩而過,聚散離合乃人之常情,過程中,我們偶因一時錯誤的決定而傷人,不免有些遺憾或後悔,但傷害的造成,卻已成了事實。

 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,以「我」的角度出發來觀察周遭的人事物,誤會、衝突及傷害由此而生。如果我們將心比心,看看他人感受到的世界,也許,這片土地能少一些戰爭、多一分和平。

  如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,對於父母有許多不諒解,認為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想法,並將他們的關愛視為理所當然,然而當事實與期待不符合時,帶來的是失落與怨懟,使自己困於自己的世界,只在乎「我」在乎的,看「我」想看的,卻渾然不知父母的心情。

  長大後,跳脫了「孩子」的角色,感同身受父母的辛苦和難處,瞭解他們後,也更瞭解自己,進而啟發慈悲心、平等心,沒有人是圓滿的,大家都在學習,學著如何當一個孝順的孩子,也學著如何當好父母。

  能夠被理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。或許,我們無法真實地感受到對方的心情,但我們可以想像,如果我是他,他的經歷、原生家庭及成長過程,在這些種種因緣條件下,我又會如何?

  在戲劇裡,演員為了真實呈現戲中人物,必須熟悉劇本,瞭解角色的人物性格、生長環境及時空背景,並微細揣摩他的內心世界,感同身受戲中人物的種種遭遇,理解那些複雜難懂的情緒,這也是一種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的過程;菩薩度眾生更是以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理解眾生,了知眾生的需求,運用智慧及方便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。

  佛法讓我們學習用更寬廣的角度來看世界,透過「慈悲」、「平等」、「智慧」三法門,真誠幫助他人,慈能予樂,悲能拔苦。以平等心想想對方、看看自己,不再以自我為中心,運用佛法豁達廣大的智慧,透析世間的人事物,找出人生中不解的無奈,化開生活中無謂的對立。最後,方可看見寬廣世界的全貌。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