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7
 
本期主題: 克己慈忍







憨山大師〈醒世歌〉:「紅塵白浪兩茫茫,忍辱柔和是妙方。」
能夠降伏自己,則能戰勝所有煩惱怨賊。
從凡夫直到成佛,無論順境或逆境,修行,就是一個「忍」字。


成就一切如來力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軾法師

  
  
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則寓言故事:一隻黑羊走到獨木橋準備過河,很不巧的,對岸也出現一隻急著過橋的白羊,兩頭羊走到橋中央,都不肯退讓,最後互相推擠,一同掉落水裡淹死了。假設當時其中一方,有一點忍讓之心的話,想必故事終將出現圓滿的結局。

  安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,並不亞於柴米油鹽;因為日常中,實在有太多的逆境時時刻刻困擾著我們:睡覺時,突來的一隻蚊子,可以讓人眠不安穩;一句刺耳的批評,可以立即點燃心中的瞋火……總而言之,這些令人不悅的外緣總是有辦法磨光耐性,侵蝕每個人的情緒,甚至讓人失去理智的判斷力,導致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的結果。唯有懂得安忍的人,能夠化險為夷,成為最大的贏家。

  想要培養安忍的人格特質,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及不斷的自我要求。佛法中有許多方便法門,例如:慈悲觀、因緣觀、空觀等,都是修習安忍的重要資糧。一旦外界颳起「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」八風境界時,如果能夠冷靜地面對,並找到相應的觀行來對治,相信,在降伏煩惱的同時,也一併完成了安忍法門的修習。

  宋代文豪蘇東坡與佛印禪師十分友好。有一次蘇東坡禪修有所體悟,當下寫了一首詩:「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,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。」派人渡江送給佛印禪師。可是禪師竟然回書「放屁」二字。大文豪一氣之下,馬上過江去找禪師理論。沒想到,佛印禪師先行一步出門了,只留下一句話:「八風吹不動,一屁打過江。」由此可見,不只逆境中要忍心不動,順境來時也不能得意忘形,否則得少為足,往往驕傲自滿,日中則仄;或像蘇東坡一樣,自取其辱,狼狽不堪。

  律藏中提到:「不忍辱人有五過失:一、凶惡不忍。二、後生悔恨。三、多人不愛。四、惡聲流布。五、死墮惡道。」相對的,據《正法念處經》記載,修習安忍之人能感得五種功德:一、不諍不懟。二、無人能偷盜其物。三、一切人愛。四、多有悲心。五、身壞命終,得生善道天世界中。所以,志求解脫之行者,必當修習忍辱波羅蜜,如佛所說:「當知一切如來力、無所畏、不共佛法、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、無量圓滿諸佛妙法,皆是菩薩摩訶薩羼底波羅蜜多之所成就。」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