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
 
植物采風集







糖棕、扇椰子和貝多羅樹

文/普蓮寺護法會會長、前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張惠珠

扇椰子
   在台灣,可可椰子、檳榔、蒲葵等,都是大家耳熟且常見的樹,它們都是椰子類的家族成員,植物學上將此類家族稱作「棕櫚科」(“Palmae”或“Arecaceae”)。“Palmae”,是因其葉為「掌狀」而命名,而“Areca”則是檳榔屬的印度方言,檳榔是具羽狀葉的。

  無論是羽狀葉或掌狀葉,高高的椰子樹總是給人「熱帶風情」的印象。事實上,椰子類植物確實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並成為當地居民生活物資的重要來源。以上述三種植物為例,除了美化環境之外,可可椰子還提供了椰子水、椰蓉、椰肉,以及製作椰墊等材料;檳榔花、檳榔心,則可料理為美味的盤中飧,檳榔的葉鞘,可以製作便當盒;蒲葵的葉呈掌狀,也就是扇形,可拿來做扇子。其他如原產於非洲的油椰子,現為馬來西亞最重要的經濟作物,也是當今椰子油的主要來源。

  各棕櫚科植物的用途不勝枚舉,特別值得一提的是──在紙張和印刷術普及之前,南亞地區的人們會將文字、圖像等記錄,刻劃在棕櫚科的葉片上,成為棕葉文稿,代代相傳。於是,棕葉便成為了文化的載體。佛陀的教法,也是藉著這種方式輾轉流傳至今,即所謂的「貝葉經」。貝葉經,就是寫在棕葉上的佛經,究竟是寫在哪一種棕葉上呢?

與貝葉的邂逅

果
雌株結的果實。
葉
扇形葉是由50~60 小葉組成
的大型掌狀裂葉。
雄花
正在開花的雄株。
葉柄
葉柄粗大, 兩側邊緣有齒狀
刺。
  三十多年前,我服務於台北植物園。一年夏天,一株高大的扇椰子(顧名思義葉子為扇形,又名砂糖椰子)掉下一個黑皮黃肉的果實,大如雙拳合併。端詳了半天,心中納悶:「不會拿果實去做糖吧?因為果肉也是甜的!」

  二○一二年至吳哥窟旅遊時,處處可見扇椰子,小販在樹旁兜售棕糖,還在樹上掛著解說道具──「糖棕」的名牌和接糖水的竹筒。這時才發現:「喔!原來扇椰子真的是砂糖椰子,也就是糖棕!」
後來,偶然在中台山的鹿野園看到一株名為「貝多羅樹」的棕櫚科植物,真是喜出望外,原來扇椰子也是「貝葉」啊!「貝葉」,即貝多羅葉。「貝多羅」源自梵語“pattra”,為「葉」的音譯。。

扇椰子(糖棕)的分布與形態

  鹿野園的這棵「貝多羅樹」,學名Borassus flabellifer L.,它的小名“flabellifer”,描述該種葉片為扇形,可做扇子,在台灣稱之為「扇椰子」,中國大陸則叫「糖棕」,也就是可以做糖的棕櫚植物。

  扇椰子原產於印度次大陸及東南亞地區,包括印度、斯里蘭卡、柬埔寨、寮國、越南、緬甸、泰國、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。由於各地引進栽種,目前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都可見其身影。

  扇椰子是高大且長壽的常綠喬木,高可達30米,幹徑最粗處可達1米,可以活過百歲。樹冠由40~70個大型掌狀裂葉組成,葉面徑約100公分,葉柄粗大。每個扇形葉由50~60小葉組成,小葉寬4.2~9.5公分,先端尖,老葉深裂30~100公分。葉柄連鞘長150~180公分。花則雌雄異株,雌花序穗狀,雄花序為分叉狀的葇荑花序,外觀似皮鞭。果成熟時外表黑褐色,圓形,先端略扁平,萼宿存,外果皮革質,中果皮黃色多汁。

扇椰子的用途

  在印度和柬埔寨,扇椰子可說是最重要的樹種之一,它是印度泰米爾省的省樹,也是柬埔寨的國樹。

  曾有統計資料顯示,扇椰子大大小小的用途,可達八百種。粗略來說,它們扇形的大葉,可用來蓋屋頂、織蓆子、編籃子、做扇子和傘,還可以作為紙張的代用品。它的葉柄堅硬,且邊緣有刺,很適合作圍籬。葉柄內的纖維像鐵絲一般,適合做繩索和刷子。樹幹材質堅硬、質重且耐久,是很好的建材,尤其耐海水浸泡,所以很適用於碼頭的打樁工程。

  至於花序,無論是雌株或雄株,趁著幼嫩富含糖液時,經截取、熬煮,就成了「棕糖」,也是遊客拜訪吳哥窟時必帶的伴手禮。早上接的糖液,是清涼的甜飲;到了黃昏,經過發酵,就變成酒精飲料。

  果實及種子更是寶──黃色的果肉可以生吃,也可製成多樣料理;種子成熟時,也有各種吃法;半熟時更具特色,種仁中心是甜汁,外圍胚乳是囊狀、半透明如荔枝般的「果肉」,是熱帶地區令人垂涎的美食;種子發芽時的娃娃棕苗,則是高纖、高營養、高價值的大型芽菜……。

貝葉文抄的製作

貝葉經
貝葉經
中台禪寺圖書館館藏的貝葉經。
  在紙張發明之前,東南亞人民就用貝葉來記錄民族的文化,如:印度泰米爾省所有的古老文獻、印尼的“lontar”就是刻寫在扇椰子上的貝葉文抄。各地製作貝葉的方法不盡相同,但整體而言大同小異,以“lontar”的製作過程為例,說明如下:
1.選取成熟度適當,且大小、形狀、質地合宜的葉片。
2.用加薑黃粉的鹽水煮過以防腐。
3.晾乾後,用浮石磨光葉面,壓平。
4.裁切成所需的大小,一個小葉可做成四頁(從中肋切開,一葉分為二張,每張二面)。
5.於頁面上燙孔(一個至三個)。
6.在燙好孔洞的貝葉上,用鐵筆刻寫文字。刻劃的方向是由左向右、由上而下,每刻完一面之後,上下翻面再刻,然後在第二面的一端邊上刻上頁碼。
7.用炭灰和天然油(如香茅油)塗抹於頁面上,一則使字更清晰明顯,二則防蟲、防腐。
8.貝葉上色、晾乾之後,便可裝訂成冊了。為了美觀和保護,貝葉文抄的封面和底面,通常另用優質木料的護板,甚至彩繪塗漆和鑲貝殼片於其上。封面和底面中部,同樣也要打好洞,然後用一根細繩串穿在一起,便成了一部貝葉文抄。

  貝葉文抄是天然植材,歷經三、五百年,一定會脆化、發霉、腐朽,這時,就必須以人工依著原來的貝葉文抄重刻。貝葉的尺寸,也有大、中、小之分,而同一部典籍的尺寸通常會是一致的。

貝多羅樹的種類

  貝葉文抄對於東亞、南亞就如同中國的簡冊。南亞和東南亞盛產棕櫚科植物,也是貝葉文化的故鄉,但適合做貝葉的樹只有三種。依據唐朝段成式在《酉陽雜俎.卷十八.廣動植之三、木篇》的記載:「貝多,出摩伽陀國,長六七丈,經冬不凋。……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,若能保護,亦得五六百年。」這段文字說明貝多羅樹有三種,是常綠高大的喬木。

  根據印度文獻記載,貝多樹有以下三種:Borassus flabellifer L.、Corypha umbraculifera L.、Corypha taliera Roxb。它們共同的特徵是:都是常綠高大喬木、都具有扇形大葉;不同的地方是:第一種Borassus flabellifer L.,也就是本文介紹的糖棕,台灣可見,其成樹年年開花,但第二及第三種一輩子只開一次花,開花、結果後,就枯萎往生了。如今,第三種 Corypha taliera Roxb 已被IUCN(世界自然保護聯盟)評定為瀕危物種。

  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