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2
 
本期主題: 好事給他人








儒家說:「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」
佛法也告訴我們:「惡事向自己,好事與他人。」
所謂「恭可釋怒,讓可息爭」,
謙讓,在急功近利的現代社會,無疑是一股清流,
能讓我們和合無諍,廣結善緣,集眾人力,成眾人事,
在雙贏的局面中,福慧雙修!


己立立人 己達達人

文/普嘉精舍護法會執行秘書 傳禪

  
 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詩人說了一段話:「你們知道宇宙有多高?宇宙只有五尺高,在五尺高的宇宙裡如何容下我們的六尺之軀?只有低下頭來。」因此,我們生存在宇宙間,需要養成謙卑的智慧。謙卑、恭敬,把自己當成滄海之一粟,時刻記得自己的渺小。

推己及人存仁心

  唯利是圖的社會令人紛擾不安,而「好事給他人」正是轉化此種社會型態的正面力量。

  將好事給他人,讓自己養成謙卑、恭敬的心。因為恭敬心是謙卑的基石,謙卑是慈悲心的催化劑。謙卑和恭敬,不能只是口號或只存於心念,而應該是一種態度,也是一種需要表現於日常生活的行為。

  對長輩或上位者表現出謙卑、恭敬心,是最基本的禮貌;上位者也要對下展現謙卑、恭敬之態,則能上下無諍。例如,孔子不恥下問、佛陀看顧病比丘,以及常不輕菩薩,皆是由對他人的謙卑和恭敬,而將自己本具的佛性擴展至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的示現者,也因此其高貴的品德和偉大的慈悲,才能亙古流傳。因此,佛弟子應學習以謙沖、恭敬之心,折伏我慢,才能以清淨心和大眾廣結善緣。

  所謂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他人,壞事自己承擔」,簡簡單單的一句話,卻含藏著大丈夫的承擔力和浩瀚無私的心量在其中,同時也是自信心的開展。有自信的人勇於承擔過失,克服困難,轉化煩惱,無伐善、無施勞,不居功亦不諉過,總是能把方便給他人、困難留給自己,卻依然清淨自在。如《法華經•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中,觀世音菩薩受無盡意菩薩供養之寶珠、瓔珞,隨即分作二分,一分奉釋迦牟尼佛,一分奉多寶佛塔。試想,假使沒有慈悲為懷的謙卑和恭敬心,怎能如此事理圓融?

  《禮記》中有一段記載:齊國黔敖,在饑荒之時準備了許多糧食,欲施予無飯可吃的人,但態度卻不友善。有一個餓了好幾天的人,寧可餓死也不肯接受黔敖的布施,並說:「我不食嗟來之食!」最後終於餓死了。這個公案警惕著我們,在傳遞慈悲的過程中,假使忘了保留恭敬、謙卑的厚道,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傲慢的姿態,與人結下惡緣而不自知。

處處謙和常不輕

  學佛前,因職場因緣,與學童有較多的接觸,當時總認為孩子小,懂的有限,一切我說了就算,孩子只要照著做即可,因此,假使有一點點差池,很容易引起我的懊惱和瞋心。直到學佛初期,課堂間法師開示提到「四事雖小不可輕──太子、蛇子、小火、沙彌」,當場有如當頭棒喝!深自懺悔:「原來我錯把慈悲當成掩飾傲慢的盾牌而渾然不知。」於是開始調整心態,用更謙和的態度與學生相處,課堂間的一切問題,也多了可以商討的空間和轉圜的餘地。

  最近轉換職場,更體會到原來謙卑也要能放下自己的身段,願意入境隨俗,因此與他人的相處多了禮貌和關心,更能包容學生的不足之處,讓孩子在課業成績之外,也能擁有成就感。

  給予他人真切所需,即是「好事給他人」的實踐,期望自己在這方面能有更多的進步。孔子說:「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」與大眾共勉!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