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9
 
本期主题:佛法理财观








佛法不离世间法,在家营生,要积聚有道。
积聚欲有道,必须正业、正命。
除了正当地取财,还要智慧地运用。
常怀知足心、感恩心、慈悲心、布施心,
将有限的财物,广行利他,慈护一切;
不仅现世得安乐,尽未来际亦将获福无量!


智慧理财

文/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沃法师

  人生在世,有物质生活、有精神生活。只要每日起床一睁开眼,就开始为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乐而忙碌。这一切,都需要金钱。

  佛法告诉我们要智慧理财,取之有道,用之有理;更进一步以超越世间的智慧,告诉我们藉由布施波罗蜜,将有形的财富化为生生世世受用的功德法财,提升功德生活的宽广度,掌握人生,开显生命的光明与真正的富贵。

正命取财 现法安乐

  《杂阿含经》中记载,有一位年少的婆罗门,名叫?阇迦,一日来到祇园精舍向佛陀请示:“世尊!俗人在家当行几法,得现法安及现法乐?”佛陀回答:“有四法,俗人在家得现法安、现法乐。何等为四?谓方便具足、守护具足、善知识具足、正命具足。”

  什么是“方便具足”呢?佛说:“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,谓种田、商贾,或以王事,或以书疏算画。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,是名方便具足。”什么是“守护具足”呢?佛说:“善男子所有钱谷,方便所得,自手执作,如法而得,能极守护,不令王、贼、水、火劫夺漂没令失,不善守护者亡失,不爱念者辄取,及诸灾患所坏,是名善男子善守护。”

  方便具足、守护具足,是佛陀教导我们正确取财的方法。所谓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不论从事士、农、工、商,“如法而得”是取财的第一要件,不仅要符合世间的法律、道德标准,以能利益社会国家及人民福祉为本,更要提升为以符合佛法的良善因果为出发点。例如,从事捕鱼业,虽是世间的合法行业,却是以杀害生命的方式取财,增加自己的业障,将来还是要受因果业报之苦。虽赚取到钱财,却漏失了无量的功德法财,在未来的人生种下苦因,可谓得不偿失。因此,符合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妄,不扰害他人清明智慧等良善因果法财,才是正确取财的要件。如孔子云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又如《大学.传十章》云:“德者,本也;财者,末也。”“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”

  佛陀在“正命具足”中,也提示我们如何正确用财。“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,以此生活,人皆名为优昙?果,无有种子,愚痴贪欲,不顾其后。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,不能食用,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。”毫无节制地挥霍钱财,奢侈浪费不顾往后是愚痴人;空有钱财却牢执固守而不善用,亦是愚痴人。“等入等出”,是佛陀教我们用财的中庸之道,无过与不及,便不会沦为“卡奴”或“守财奴”。如此的中庸之道,蕴含着佛法心性与因缘的道理。运用财物时不仅要理性,更要提高觉性与善观时节因缘的智慧,如此便能将财物运用得宜。

布施得福 为真富贵


  在一个公案中,佛陀教导天人以布施波罗蜜来提升功德法财。一日后夜时分,一名容色绝妙的天子,身上的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,他请示佛陀:“云何得名称?云何得大财?”佛陀回答他:“持戒得名称,布施得大财。”

  以平等、慈悲、利他之心行布施,不仅能舍除自己悭贪的习气,更能将有限的财富化为无限的功德法财,慈悲利益一切。如给孤独长者,由于听闻佛陀演说妙法,心开意解而行大布施,以金砖布地周满十里,买园供养释迦牟尼佛。长者不仅这一世行大布施,在过去拘留孙佛、拘那含牟尼佛、迦叶佛时,亦分别以金板布地四十里、银板布地三十里、七宝布地二十里,供养于佛;及至未来弥勒佛出世时,佛及人寿八万岁,亦以七宝布地四十里以为供养,尔时长者出家修道,证罗汉果。给孤独长者因行大布施,生生世世大富大贵;又因大富大贵,生生世世行大布施。如此殊胜的供养,圆满了出家修道、断惑证果的功德。

  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富贵虽乐,一切无常,五家所共,令人心散,轻泆不定。”财富看似美好、真实,却容易因为知见不正确地使用而造业受苦。一生中,为了聚财,汲汲营营地忙碌不休;然而,当老、病、死等无常来临时,又带得走什么呢?以正确的知见广修布施,将有形的财富,广利一切,化为生生世世的功德法财,才能为人生开演无穷尽的光明与真正的富贵。



单元首页